威海過元旦和春節時的風俗習慣,過春節人們有哪些習俗

2021-05-30 15:25:35 字數 6387 閱讀 5660

1樓:匿名使用者

威 海 節 慶 風 俗

春節:陰曆年節,門貼春聯,張燈結綵,衣著更表,美酒佳餚,歡慶新春,全家團圓。

上元:陰曆正月十五為上元節,其夜稱元霄。這天,人們紛紛的用石來做「面燈」,燈四周分別捏一至十二個褶,象徵十二個月,並且按全家生肖用面捏「屬」,蒸完後,晚上每一個「燈」和「屬」都點上蠟燭,看燈花,並且在大門掛彩燈,俗稱「觀光」慶祝元霄節。

農曆正月十五捏生肖,民間稱為「捏屬兒」傳統的方法是用黃豆細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的小巧玲瓏為主,生肖動物的姿態或立、或臥、或奔、或飛,都靠即興發揮,隨心所欲。但是無論如何造型都要設計安排配上一蔬菜的種子或葉子,用以象徵「五穀豐登」,每一個生肖背上都背一個燈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俗稱為「燈捻」。

燈碗的形狀區別:馬和豬馱的是「元寶碗」求「金狗銀豬馱寶來」的彩頭。其它生肖馱「十二花瓣」燈碗,象徵一年四季十二個月。

近年捏生肖改為白麵,樣子更加好看,也不加燈碗,不點燃欣賞之後分麵食之,也能調動全家的歡樂氣氛。

二月二:俗稱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用彩紙剪成龍鳳,花貼在站上或窗上,稱作「貼窗花」這一天人們用花布剪成方塊穿成串,稱作「小龍尾」掛在小孩子和牲口的頭上。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此曰寒食禁火,掃墓祭奠,威海只有少數人(皁埠)過此節。

清明:人們此日到墓地祭掃祖墳,婦女蒸麵燕,以示春暖燕來。

端午:這天人們吃雞蛋、鴨蛋、棕子,並在門上掛艾蒿、大蒜、桃枝和布別猴子,兒童手指和足趾五色彩線,以驅除災魔和不祥,鍾馗是端午節之神。

六月六:這天,人們多吃包子,民間有「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的歌謠,富貴之家多在此日晒衣服,讀書之人則多在此日晒書。

七月七:古代神話,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的日子,這天人們烙面果,婦女設香案於中廳,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名曰「乞巧」。

中元:陰曆七月十五,又稱鬼節,多擺祭水果、點心、祭念亡故之人,海上漁民,此夜點放海燈,以招亡魂,商戶以此日為「財神節」,祭財神,求發財。

仲秋:此日人們食月餅,求團圓,晚飯後,人們邊吃月餅邊賞月。

重陽:陰曆九月初九,又稱九重陽,古人此日蒸麵糕,釀菊花酒,登高野遊,以曠心懷而得高壽。

十月半日:陰曆十月初一,此日同姓後代多到祖墓祭祀。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寒冷的冬季來臨,稱過多,此月有祭祖於家中。

臘八日:陰曆十二月初八,是和尚的一個節日,傳到民間,在這天們食米、豆、棗等多種糧食合煮的粥,稱「臘八粥」。

小年: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各戶以麥芽糖、大棗祭灶神,名曰辭灶。祝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臘日最後一天為除日,除夕是陰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半夜天祭天地,鬼神,祖先。晚上到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等。

除夕的零點是兩年的分水嶺,除日的活動很多,有三大特點:一是響鞭炮;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安歲)。除日祭祖儀式最為隆重,下午把家譜中無者的姓名及掛上,備好香爐、燈花、長絨、紙表、鞭炮等物。

到黃昏時開始請祖,到了晚上,人們開始動手包餃子,這天的餃子不同於我們平時所吃的,在餃子餡裡,人們故意把硬幣或大棗和在餃子餡裡邊,如果吃的時候有誰吃到其中的任何一個,就說明這個人很有福氣,而且預示這一年的運氣也是很不錯的。

這一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餃子,燃放鞭炮;通夜不眠,名曰「守歲」,家長也會分守歲錢給兒孫輩。

立春:山東各地有「咬春」「嘗春」的習俗,在威海,我們一般稱「打春」在農村人們認為立春時咬一口生蘿蔔,可以消除春困,據說誰在立春那一瞬間咬住了蘿蔔,誰就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嘗春」類似「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餅和春盤,這種習俗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杜甫「春日春盤細生菜」講的就是「嘗春」。不過,現代人已用麵條、餃子代替了春餅,春盤,謂之「迎春餃子打春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吃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立秋:立秋這一天,膠東地區的婦女、兒童竟相採集楸葉或桐葉,剪作各種花樣,或插於鬢邊,或佩於胸前,以在立秋之後,天氣仍很熱,但一些地方的人們卻忌諱在立秋日洗澡 ,認為立秋日洗澡不吉利,會長痱子或拉肚子。

過春節人們有哪些習俗???

2樓:紅泥

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聲,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和習俗。

除了這些常見的,下面介紹幾種不太常見的習俗:

祭灶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3] ,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臘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爺和祖宗的畫像或**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不過,祭灶時要把關東糖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讓灶王爺別說壞話。

相關趣聞

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哪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在送灶時,人們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的坐騎備料。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讓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槽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2.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相關史料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

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飢等)。

4. 接玉皇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5.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閒暇娛樂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6.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3樓:播撒幸福花種

放鞭炮 打掃房間 拜年 舞獅子耍龍燈 熬年守歲

貼春聯和門神

4樓:峰何以笙簫默

春節習俗:

1、掃塵

「春節 掃塵二十四,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3、拜年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4、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5、年畫

春節年畫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

**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6、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7、祭祖

新年為歲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這一禮儀,有的地方稱之為「拜春節 祭祖家堂」,因為祖宗是稱為「家親」而不是稱為神的。

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進行。有的地方,家家戶戶在堂屋中懸掛祖先畫像,但多數地區是供著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後,開門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動便開始了。

祖先的牌位前擺好美酒佳餚、時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點燃香紙蠟燭後,家長率子孫行叩祭禮。在祭祖時,要面對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項稟報家中一年來發生的喜慶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兒添丁,小到生活怎樣等。

民俗專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義是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後代繁榮昌盛,諸事順意,表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思想。

8、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

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

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9、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歲」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10、接財神

舊時從春節接財神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表示歡迎財神降臨,便拿賞錢給來人。

送財神的口中要說些吉利話,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之類的口彩。

北方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南方的和北方春節的習俗

1 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過年特有的習俗,不管男女老少組織在一起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扭秧歌拜年,場面十分熱鬧。2 祭祀 在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準備好貢品祭祀已故的親人,表示對他們的懷念,希望他們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帆風順。3 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過年,主食就是白麵饃饃,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果...

春節的習慣,關於春節的風俗習慣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信仰 祭祀與家庭倫理是春節歷久彌新的精神核心,在歷史發展中,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為豐富,有舞獅 飄色 耍龍 遊神 押舟 年例 逛廟會 逛花街 燒煙花,也有踩高蹺 跑旱船 扭秧...

安微鳳陽過年吃什麼風俗習慣,呼和浩特春節過年風俗習慣,呼和浩特過年習俗有哪些

農曆臘月三十,白天抄要祭祖 掃墓 bai閤家吃手扒肉du給長輩敬酒磕頭。除zhi夕晚間,每 dao家要在大門前點燃篝火,長者將大塊肉等鮮美食物扔進火堆,表示對火神的敬奉,並視人畜平安,五穀豐登 屋裡要燈火通明,人們要通宵不眠。正月初一清晨,各家要儘快吃完早飯,如拜年的人來了還沒吃完,被認為是 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