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貪生怕死,而有些人卻要自殺

2021-03-19 18:21:58 字數 5579 閱讀 5285

1樓:哈呵的人

每個人都是貪生怕死。而那些自殺的,也只是迫於壓力,無可奈何才選擇自殺。

2樓:匿名使用者

有生的機會,誰願意自殺

中國近代抗爭史。列出體系。

3樓:貞觀之風

近代戰爭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從2023年鴉片戰爭到2023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西方列強發動的兩次鴉片戰爭,撞開了中國封閉的門戶,甲午一戰讓清朝**的洋務夢碎。

於是戊戌變法的戲碼於2023年上演並在100天后歸於失敗。尋求制度之變的嘗試雖然短命,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治思想啟蒙的作用。

戊戌變法喋血及之後的辛亥革命失敗,使中國知識階層意識到,制度變革之難的深層原因是兩千多年封建統治造成的文化落後。直到五四運動。

2、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從2023年五四運動到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五四運動,中國社會因此經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文化大變革,中國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國共產黨在國家衰敗、民族危亡之時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人民因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取得革命成功,建立了新中國。

4樓:喬大大大大輝

近代戰爭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23年鴉片戰爭到2023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2023年五四運動到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2023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2023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範疇。

體系可以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天地會起義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略戰爭、辛亥革命等。

5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中國(1840到1919)經歷哪些苦難?

概括來說:遭受列強不斷的侵略、欺凌,一次次的戰敗、求和、割地、賠款,使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中國也從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社會一步步的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中國各階級或階層進行了哪些抗爭和探索,結果如何?

1、抗爭——壓迫愈深,反抗愈烈,中國人民為反抗國內外反動勢力,改變屈辱地位,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鬥爭,近代前期的抗爭包括:虎門銷煙、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中愛**民的抵抗、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運動

2、探索——先進的中國人為了謀求國家獨立和社會進步,探索各種道路,這是一個長期的極其複雜的艱苦歷程。主要包括地主階級抵抗派、洋務派、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民族資產階級的激進派的救國活動。

3、結果,只有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成功了。

一、近代前期愛國官兵的英勇鬥爭

1、2023年林則徐虎門銷煙,標誌著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開始。

┏林則徐——廣州——嚴加防守

▕ 關天培——虎門 ┓

2、在鴉片戰爭中:▕ 葛雲飛——定海 ┣ 英勇抗敵,壯烈犧牲

┗陳化成——吳淞 ┛

3、邊疆地區新危機時——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整個新疆

4、中法戰爭中┏劉銘傳——在臺灣地區擊退法國侵略者

┗馮子材——鎮南關大捷

┏左寶貴——平壤——戰死沙場

5、甲午中日戰爭期間┃鄧世昌——黃海——英勇戰鬥,與艦同沉

┃徐邦道——遼東戰役率部英勇抵抗

┗丁汝昌——威海衛——寧死不降,自殺殉國

二、農民階級的抗爭

┏2023年,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

┫1851——2023年,反封建,反侵略的農**動——太平天國運動

┗1899——2023年,反帝愛國的農**動——義和團運動

三、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及激進民主主義的探索

1、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

2、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3、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探索——一場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

四、地主階級的探索

1、鴉片戰爭時期地主階級抵抗派的探索

2、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的探索

五、無產階級的探索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馬列主義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一、19世紀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及其影響

從1840—2023年的助年間,資本主義列強先後對中國發動過五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即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通過這些戰爭,列強迫使清**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使中國從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逐漸變成了半殖民地國家。

1.鴉片戰爭

18世紀60年代後,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英國的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2023年爆發了第一次生產過剩危機。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結構和清**實行的「閉關政策」,英國的對華商品輸出受到了嚴重阻礙,出現了大量逆差。當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發生後,英國便以「英國人的生命財產」受到侵害為藉口發動了鴉片戰爭。

經過鴉片戰爭,中國的國門被開啟,開始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所規定的五口通商、協定關稅、自由**、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條款,為英國等西方列強的對華經濟擴張開了綠燈。不過,這一時期中國的開放還僅限於東南沿海地區。

2.第二次鴉片戰爭

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大門,英國夥同法國於1856—2023年進行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並於戰爭期間和戰爭結束後迫使清**與之訂立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通過這兩個條約,漢口、牛莊、天津等內地和北方城市被開放成為商埠;條約還規定外**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國人可以到內地遊歷、經商、傳教。這樣,列強的在華利益進一步擴張,從東南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和北方地區。

**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大肆侵吞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3.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94—2023年,發動了侵略朝鮮和中國的甲午戰爭。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告終,清**被迫於1895午4月與日本訂立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加速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過程,給中國近代社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惡果。日本割佔中國臺灣省等地,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的完整,刺激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鉅額賠款加劇了清**的財政危機,清**被迫以犧牲主權為代價舉借外債,致使中國的內政外交進一步為列強所控制;允許外資在中國投資設廠,使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合法化;而日本則利用鉅額戰爭賠款瘋狂擴充軍備,使自己擠進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迅速成為遠東地區的侵略戰爭策源地。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023年,帝國主義列強借口鎮壓義和團的「排外運動」,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並迫使清**與之訂立《辛丑條約》。《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使得中國的各項主權進一步遭到嚴重破壞,使得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勢力極大地加強,清**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所規定的「庚子賠款」,本息合計** 9.8億兩,加上各地地方性賠款2000多萬兩,總數超過**10億兩,這是對中國人民的殘酷經濟掠奪;它關於懲辦「首禍」和禁止中國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組織的規定,體現了對中國的嚴厲政治奴役;它關於在北京設 立單獨的使館區、由各國派兵保護及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准許各國駐紮軍隊的規定,是對中國實行的野蠻軍事控制。

二、19世紀中國各種力量對列強侵略的反應

1.清**的腐敗與對敵決策的失誤

清末反侵略的戰爭中,清**在和與戰的決策上往往舉棋不定,徘徊於妥協與抵抗之間。決策的屢屢失誤,是導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開戰前依賴列強的調停,戰、守準備不充分;戰爭中「避戰自保」,屢失戰機,暴露了清**的腐敗和戰爭決策高層的無能與軟弱。2023年在戰爭一觸即發的情況下,把持軍事、外交大權的李鴻章沒有在軍事上積極備戰,而是寄希望於各國的「調停」。甲午戰爭中,慈禧太后為她60歲生日的「萬壽慶典」,始終抱定對日妥協的和平方針。

李鴻章為儲存其實力極力奉行避戰求和的政策,採取消極抵抗的戰略方針,結果處處被動。

清軍中雖然有一批如關天培式的民族英雄,但大都缺乏鬥志,許多將領貪生怕死,甚至聞風而逃。

2.民眾的自發鬥爭

外國勢力的侵略和清**的妥協,激起了中國人民的自發鬥爭。重要的鬥爭主要有2023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2023年臺灣人民的反割臺鬥爭和2023年的義和團運動。

2023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是近代中國人民最早的自發反抗外國侵略的英勇鬥爭。在2023年的反割臺鬥爭中,臺灣各族人民組成了義軍,誓與臺灣共存亡。義軍和留在臺灣的部分清軍公推劉永福為領袖,領導臺灣軍民共同抗擊日軍。

2023年,義和團運動首先在山東興起。隨著形勢的發展,義和拳改名義和團,樹起了「扶清滅洋」的大旗。慈禧太后發現義和團難以很快「剿滅」,就改用「招撫」的辦法,企圖控制利用。

2023年春,義和團在清**的默許下,湧人北京和天津。義和團在抗擊八國聯 軍的鬥爭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2023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軍「剷除」義和團。

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失敗了。

3.有識之士的自強運動

林則徐在領導禁菸鬥爭的同時,蒐集和研究外國情況,組織人編譯出《各國律例》和《四洲志》,成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成了《海國圖志》一書,系統地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等情況。在這部書裡,他提出了著名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023年的「內憂外患」的形勢極大**撼了清朝統治者和士紳階層。為實現「自強」的目的,洋務振創辦了一批新式軍事工業和新式學堂,並派遣學生留學,編練新式海陸軍。19世紀70年代起,為解決軍事工業的資金、燃料和交通運輸等困難,洋務派還打著「求 富」的口號,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

2023年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19世紀70年代後,在「求富」的口號下,洋務派提出了利用本國經濟力量與外國資本主義競爭的「商戰」主張。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商戰」主張逐漸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反侵略主張。馬建忠和鄭觀應等是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

三、20世紀日本侵華史

1.20世紀初期日本的侵華活動

2023年至2023年,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和期間的列強雖沒有發動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但並沒有停止其他形式的侵略擴張。

1904—2023年,日本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動了日俄戰爭,將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東北。2023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代了**在中國東北南都的殖民地位。2023年,日本藉口對德宣戰,出兵中國山東,奪取德國租借的青島,強佔膠濟鐵路沿線。

2023年,日本以支援袁世凱稱帝為誘餌,使佔領山東成為事實,公然向中國**提出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由於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和列強之間的矛盾鬥爭,「二十一條」沒有實施,但由此加強了日本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侵略權益,尤其是在華的經濟利益。袁世凱死後,日本支援皖系和奉系軍閥打內戰,造成了**割據的局面;並仇視中國革命,破壞中國的統一事業。

2.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

受202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渴望從對外侵略中尋找出路。2023年挑起了「九一八事變」。 2023年,日本侵略者將東北佔領地改名為「滿洲國」, 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廢帝溥儀為傀儡。

從此,中國東北地區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開始擴大勢力,加快對華侵略的步伐。2023年發動一

為什麼有些人容易近視,而有些人卻不會?

因為有些人的視力就是天生比較差的,有很多的遺傳因素,眼球相對較薄一些,所以總是會容易得到近視,這一點也是非常讓人悲痛的。之所以有的人近視,有的人不近視主要看遺傳體質。不近視的人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先天本身就是遠視體質,一般超過200度以上的遠視,對近視的危險因素多數並不敏感。即使用眼偏多,只是相對來...

為什麼有些人冷漠有些人卻總是很熱情

性格或者是生存環境決定的,再者這些人也可能會經歷過一些事一些時間後改變。表面冷漠內心不一定不熱情的,表面的熱情內心也許很冷,所以因人而異啊,不要厭惡那些表面冷漠的人,也許他們更能洞察出一些細節,也不要太依賴於熱情的人,總之,路要自己走,把握好自己的航向!這跟環境 家庭 性格有關係,當然冷漠的人我感覺...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有錢,有些人卻那麼窮

有些人是富二代,又是官二代,有些人是靠打拼積累的財富。要知道社會是一個由多元子系統組成的大系統 社會有光明,也有陰暗面 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看待社會不能過於理想化,要看到社會成員之間實際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與人不能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社會的公平性,而應正視社會 承認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