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青花瓷那些重點可以看出,青花瓷怎麼鑑別真偽?

2021-03-19 18:21:42 字數 5416 閱讀 6059

1樓:古旮孚

青花瓷青花,是中國瓷器由素瓷階段轉向彩瓷階段的標誌,繪畫性開始在制瓷工藝中凸顯出來。

1.唐青花——青花瓷是一種運用燒成後呈藍色的鈷料在白色瓷胎上進行書畫裝飾的釉下彩瓷器。在瓷胎上書畫後,上透明釉,然後在1300℃左右的高溫下一次燒成。

2.宋青花——宋代青花發掘出土的很少,使用國內鈷料,燒製出來的品質不如唐代。

3.蒙古帝國的元青花——20世紀初以前,人們普遍認為青花誕生於明初,元青花長期湮沒無聞。

元至正十一年的青花象耳瓶(民窯作品,其中一隻稍有歪斜)是被國際公認的元青花的標準器。(元青花的價值極高,收藏專家認為僅存世400多件,特指至正青花,國內為300件左右。元青花的鬼谷子下山圓罐價值2.

3億人民幣。)

至正型青花指元代中期開始生產的大件青花器,其特點是器身高大,釉色深沉,底釉清亮透明,紋飾繁複緻密端麗而雄渾。其鈷料經鑑定為低錳高鐵微砷,屬波斯進口料,稱蘇泥勃青(蘇泥麻青)。元青花小型器使用國產鈷料,紋飾草率,與至正青花大相徑庭。

4. 豐富多彩的明青花——明洪武二年在景德鎮設定御窯廠。元末明初由於缺少蘇泥麻青,明青花的生產走入了低估,到了明永樂、宣德年間,明青花的燒造被稱為我國青花瓷器製作的**時代。

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制的新型瓷杯,國內只有三個,全部存放於故宮博物館。

瓷器上寫有「永樂年制」的字樣,這是中國官窯瓷器上第一次出項皇帝的年款。此後,新皇登基都會在他新燒製的瓷器上寫上自己的年號,這也成為中國官窯瓷器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獅球心壓手杯是壓手杯中價值最高的一個。

永樂、宣德年間青花瓷器的特點

a. 青花料使用蘇泥勃青,或者叫蘇泥勃青或者蘇麻離青。鈷和鐵的含量較高,錳含量較低。

髮色深沉濃豔,濃重處會出項鐵鈷斑(出項鐵鈷斑是蘇泥勃青的特點),易暈散。胎質細白,釉面白中泛青。

b. 構圖較元代疏朗,以瓜果,纏枝紋,束蓮,龍紋為多。

從成化到正德,青花原料則以髮色淡雅幽蘭的國產料「平等青」為主。平等青出項後青花藝術就出現了另一種嶄新的面貌。

5. 前盛後衰的清代青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是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也是清代瓷器中水平最高的階段。

康熙青花鈷料主要採用雲南產明珠料,顯色如翠毛般嬌嫩,分水法的熟練使用使青花的藍色區分出深淺濃淡的多重色階。

雍正王朝的青花風格細膩,內斂,沉穩,青花顏色偏濃且略有暈散,少用分水法。

乾隆時期青花呈色穩定沉著,但富麗嚴謹有餘,,藝術神韻不足,雖工藝水平很高,但審美精神開始全面弱化。

注:棒槌瓶為康熙年間首創的器形。

青花瓷怎麼鑑別真偽?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從器型、紋飾和釉面方面來鑑別青花瓷器。

1、青花瓷器型:

青花瓷的器型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而變化的,是斷代的重要依據。有些器型通過傳承演變具有前朝遺風,例如:梅瓶、玉壺春、蒜頭瓶等宋代就流行,蒜頭壺青銅酒器從戰國時就已經出現。

元代青花瓷的器型種類很多,絕大多數是生活實用器,有部分是祭供專用器,少量為裝飾器。

宋無大器,相比之下元代瓷器瓷胎厚重、型大、雄渾。但也有超出想象精製到薄如蛋殼,光照見影的小碗等。由於古代制瓷是師徒授受,代代相傳,注重器型的審美,因而比例諧調、圓潤流暢,有精、氣、神。

贗品青花瓷器型表現:整體感覺不諧調、不規矩、僵硬、缺少匠氣、甚至有些不倫不類。溜肩不圓潤、鼓腹不流線,帶蓋的器物吻合不好,間隙過大。

罐上裝飾的獸頭死氣不凶猛,瓶的象耳、壺上的鳳首流都做的沒有活氣。

2、青花瓷器紋飾:

元代青花瓷的紋飾較為繁密,最多可達十層左右,龍紋的特點與歷代有明顯區別,表現霸氣、張揚、瞪眼張嘴、肌腱發達、龍爪似刀、蔑視一切。

贗品青花瓷器的紋飾表現:大多數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繪,但由於是仿畫,必然拘謹,顯得生硬、呆板。動物不生動,人物不傳神,有些留白過大,花葉鬆散不緊湊,葉也不是自然的葫蘆狀,海濤紋也多數走形。

器型、紋飾同是斷代的重要依據,不同時期有當時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徵,如果現代畫匠在紋飾上有發揮創作,就與真品不相符合,暴露是贗品。古人是子孫數代傳承家藝,底蘊深厚,妙筆生花、可謂出神入化。而贗品的紋飾單純從情節、畫片意義上講只能說相象,但缺少真器的內涵,沒有底蘊。

3、青花瓷器釉面:

如果說把一件青花瓷器比做人,胎是人的骨架,釉面就好似人的**,白細光滑的**世人都喜歡。元代青花瓷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為卵白色,積釉處呈水綠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點,有些器物表面有輕微橘皮釉和縮釉現象。

**以前的傳世古瓷器釉面,巨集**去都有沉穩、老舊、釉厚的有玉質感,上手柔和。微**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稜角、凸起部分會有歷史的烙印。再珍貴的器物,只要常欣賞把玩,定會留下時間的記憶。

贗品青花瓷器的釉面表現:元代青花瓷器的仿品由於是新作,釉面火光還沒散去,觀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沒有真品那種穩重、老舊感。釉色有的偏白,積釉處太綠,整體釉面沒有自然使用痕跡。

現代窯爐條件好,沒有過去因窯漏風,導致釉面出現縮釉的暇疵。

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縮釉 (也稱鬃眼)是人為扎的眼,很不自然。有些贗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塊偽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類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撈瓷。現在仿品多用電、氣燒窯,氣泡相對均勻,沒有層次感。

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為製造老舊暴釉現象,但漏釉處,可見釉層稀薄的現代工藝。

青花瓷:

假青花瓷:

3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青花瓷在拍賣市場上**的不斷升高,國內外收藏青花瓷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改革開放這幾十年,民間收藏元明二朝出土的青花瓷越來越普遍,但由於目前市場機制及專家隊伍的混亂:一是眾多奸商利用收藏者的撿漏心理,大量造假販假,在「出土器」上大做文章,編故事,造假象等來**騙取收藏者,使眾多收藏者上當「吃藥」,少者幾萬,多者幾百萬,甚者上千萬的人都有存在,二是專家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至今仍對國內的出土器認識不足,平時瞭解不多,掌握資訊太少,範圍太窄,缺乏辨別真偽的實踐經驗,常常把真說成假,把假說成真,使得瓷器鑑定領域出現誰也不相信誰的狀況。因此,客觀正確地辨別出土青花瓷的真偽已成為收藏界,文物界的當務之急。

一、當前作假的出土青花瓷集中表現及主要特徵:

1, 用黃泥、鐵粉、膠水、硫酸等化學物做假。這類器物先用硫酸浸泡,然後用膠水、黃泥、鐵粉類物拌在一起,再在土內埋一段時間,看上去很髒。也很難洗乾淨,有黃跡有老氣,也有鐵繡跡,有的有黃泥漆在器物上,不易洗掉,釉面無光,死氣泡很多,看上去有被硫酸燒過的痕跡和白點。

2, 用外地土加瓷石、煤渣類制胎。這類器物,看上去胎土比較接近老器,胎質有鬆粗感,器物內外能看到胎料而引起的針眼,露釉處有黃泥色的老氣,底足上釉斑處有明顯的一線紅,看上去老氣較為自然。

3, 用復燒做假。這類器物目前很多,看上去老氣自然,釉面有土沁,高低不平,青花相對暗淡些,縮油現象較明顯,施釉過厚等,有的還人為製假冰裂紋。

4, 用人為鐵鏽斑做假。這類器物青花髮色很接近蘇青,略深些,畫藝也較自然,鐵鏽斑或積釉明顯,呈過黑過多過亮現象,用氫氟酸做過舊的鐵鏽斑也很接近真品。

5, 用瀝青與沙子等雜物做假底。這類器物底足火石紅過紅,窯汗類的小黑點過多,並扎手,有的還經過復燒進一步做舊,使底足更為自然。

6, 用「化妝土」做底足。這類器物底足非常不乾淨,看不到胎骨,在底足上塗過泥漿並在表面還撒上細小的泥石粉,一般都經復燒與長埋黃土來完成,看上去非常有老氣,也十分自然。

7, 用造假象做假。這些器物現在發現有多種多樣,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假「根沁」,有打裂或打爛,有「鐵攀」或用膠水石膏等修復,有沿口處駁釉等現象。

8, 在青花髮色上做老氣。這類器物一種是在青花上面再施上一層青白亮釉,使青花髮色感到明顯下沉,另一種是人為將青花髮色出現暈散,然後用含小量硫酸水中浸泡。

9, 用火燒及氧化銅做假火石紅。這類器物火石紅明顯,底足比較乾燥,並出現有小顆粒現象,工藝過於規正,看上去比較生硬,很不自然。

10, 綜合性造假,也稱高仿。這類器物具有以上特徵外,主要從繪畫上,工藝上,釉面上,胎骨上進一步作舊,看上去底足更自然些,畫工更流暢些,釉面更潤滑些,髮色更接近些,應該說非常有殺傷力,稍不注意就會上當,有些「高手」也當「寶貝」來收藏。

以上幾種也只是本人在收藏實踐中的發現,也可以說是當前做偽的常見幾種,在實際收藏中肯定還有,但不管多少,假的就是假的,這類東西是經不起我們的細看、耐看、更經不起大家的分析與推敲。

二、辨認真假出土青花瓷的要點:

辨認青花瓷真偽,常見的都從器型、紋飾、青料、胎質、工藝、銘文等進行辨認,而且當今的專家也非常注重這一點,他們總是以館藏和書本做為標準,並採用一票否決制,有人說現代仿瓷是不可能也沒有條件從胎土原料、釉料配方、燒製工藝、器型製作、繪畫風格等所有工藝流程中完全再現幾百年前的狀況,這一說法過於武斷。如果再把這種美學理念,這種時代欣賞標準,這種歷史文化背景和這種社會生活環境,作為唯一的鑑定標準,將會使我們陷入更加混亂的思維,很可能成為千篇一律的教條而影響鑑定的正確性,會愧疚於人民,愧疚於祖先,將會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我認為現代仿瓷確實不可能完全再現幾百年前的胎土原料、釉料配方及幾百年的自然老氣與痕跡,但對於器型製作,燒製工藝、紋飾佈局、繪畫風格、銘文等,應該說在當今高科技的時代,還是能夠做到的,甚至有些可以比古人做得更好,我們要知道幾百年的自然老氣與痕跡加上已用盡了的胎土和青料,現在仿不了,將來我認為也不可能仿得了,因此我們鑑定出土青花瓷時一定要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切實改變老觀念老方法,要客觀真實地科學地判斷,那就是要從不可能仿的釉面與胎骨入手,這也是辨認真假出土青花瓷的關鍵之關鍵

4樓:開心潤潤

大體講,瓷器鑑定主要是從器型、紋飾、胎釉、款式等各方面入手。

器型方面,應側重於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瓏、華麗等不同風格進行研究,詳加分析對比,摸清其演變規律。僅舉玉壺春瓶為例,自宋代始創至晚清**,歷朝均有製作,而風格卻每代都有變遷。

紋飾方面,也同造型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無論題材內容、裝飾手法或工藝技術,不同時期的紋飾均有不同的表現,成為瓷器斷代和辨偽的有力依據。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暈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後代仿品都不能準確再現,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復筆加重點染青花來刻意仿效宣青的效果,但因鈷料不同,就無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

胎釉方面,胎為骨,釉為衣。鑑別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入手,注意胎土淘煉的純淨與燒結的縝密程度。因時代淘煉方法有別,明代以前較之清代、**,胎土中含金屬雜質為多。

如著名的永宣細砂底器,露胎處可見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色;而後仿清代、**胎體,卻均因淘煉過細,沒有這種氧化斑,成為贗品致命的破綻。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多顯肉紅色;明成化胎體透光顯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仿品則顯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質純淨、細膩、堅硬,為清末民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國明清瓷器,其胎質燒結瓷化的程度又過高,以指輕釦,發聲清越,就仿品之逼真而言,亦成缺陷。

至於鑑別釉面,主要應注意觀察釉質的粗細,光澤的新舊,釉層的厚薄,以及氣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

最後,款識方面,歷代更是千差萬別。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可以從研究筆法入手,然後將真假瓷器款識相互比較,結合實物,反覆審度字型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識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另外,還應注意總結同一時期早、中、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總之,辨識瓷器真偽,上述條件缺一不可。同時,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對所見器物一概亂加猜測。欲提高鑑定水平,首先應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選出一些典型的偽作贗品,經反覆對比,切磋揣摩、積累經驗。

如此,對瓷器的真偽、年代,才能作出真知灼見的判定。

周杰倫青花瓷歌詞,青花瓷 歌詞

ti 青花瓷 ar 周杰倫 al 我很忙 00 02.45 青花瓷 00 06.15 演唱 周杰倫 專集 我很忙 00 10.69 00 17.40 00 21.97 素眉勾勒鞦韆畫 筆鋒濃轉淡 00 26.37 屏神描繪的牡丹 一如你出妝 00 30.77 黯然檀香透過窗 心事我瞭然 00 35....

青花瓷(化學版)歌詞,化學版青花瓷歌詞

白色絮狀的沉澱躍然試管底 銅離子遇氫氧根再也不分離 當溶液呈金黃色因為鐵三價 淺綠色二假亞鐵把人迷 電石偷偷去游泳 生成乙炔氣 點燃後變乙炔焰 高溫幾千幾 逸散那二氧化碳 石灰水點綴白色沉底 苯遇高錳酸鉀 變色不容易 甲苯上加硝基 小心tnt 在苯中的碘分子紫色多美麗 就為萃取埋下了伏筆 電解池電解...

青花瓷底部落款,青花瓷的款識有哪些?

明洪武 沒有落款 明建文 仍沒發現有當朝青花 明永樂 楷體落款 永樂年制 明洪熙 仍沒發現有當朝青花 明宣德 楷體落款 宣德年制 大明宣德年制 明正統 空白期 沒有落款 明景泰 空白期 沒有落款 明天順 空白期 楷體落款 極少 大明天順年制 明成化 楷體落款 成化年制 大明成化年制 明弘治 楷體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