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細細_5岬
世界語是在印歐語系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人造語,吸收了這個語系各種語言的共同性的合理因素,更加簡化和規範化,其語音和書寫完全一致,每個詞的重音固定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學會了二十八個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規則以後,就可以讀出和寫出任何一個單詞。
世界語的詞彙儘量採用自然語言中的國際化部分,其基本詞彙的詞根大部分來自印歐語系的各自然語言,其中基本來自日耳曼語族和羅曼語族,發音來自斯拉夫語族。世界語詞彙的粘合性及字首、字尾的使用,大大豐富了它的構詞能力,而且也簡單明瞭。世界語詞彙的這些特點減輕了人們記憶單詞的負擔。
世界語的語法是在印歐語系的基礎上加以提煉的,其基本語法規則只有十六條,比較有規則,但又相當靈活,因此比較容易掌握。
世界語的這些優點,使它比任何一種民族語言都易於學習和掌握。
在人類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幾百種國際共同語方案,但至今生存下來的只有世界語這種方案。這是因為:
(1)世界語不是憑空臆造出來的,而是在印歐語系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語言規律,經過研究整理而成,並且在使用中不斷髮展和完善的;
(2)由於世界語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優點,世界語比較容易推廣;
(3)柴門霍夫在公佈世界語方案後多次宣告,世界語不是他個人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易為大家所接受;
(4)世界語是「中立性」的語言,它不排斥、也不企圖取代任何一種民族語,是為人類在進行國際交往時提供一種國際輔助語。其目的是使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平等,更加容易,符合各國人民要求發展、要求和平的願望;
(5)在很多國家有許多熱心的世界語者在積極宣傳、推廣並使用世界語,在國際上也建立了各種專業性的組織。
世界語還處於推廣階段,它的應用範圍還是有限的。隨著世界語的不斷推廣,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認識到世界語作為國際輔助語的作用。 世界語並不被認為是國際輔助語言的理想解決方案。
世界語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評意見,特別是來自其它的輔助語言團體的批評。其它的在二十世紀出現的輔助語言對世界語提出的批評有:
1.一大套的基本詞彙體系,雖然世界語者和語言學家宣稱這使得世界語更具靈活性和具有更豐富的表現能力。包含了六個在ascii編碼中沒有的字母,這就給世界語在電腦上的輸入帶來的麻煩,正如那些沒有 ascii 編碼的語言所帶來的麻煩一樣。
雖然這種情況在unicode和x-system中得到了解決。
2.帶有男性主義色彩的詞綴表達方式。像德語那樣,通過在陽性詞語後面新增 -in 來表示陰性詞語。
(世界語中沒有表示中性的詞根)對歐洲語言的過分依賴,雖然中文譯名為世界語,但是基本上只是以印歐語言為基礎,而沒有世界其他語言的成分。雖然一些語法結構(例如黏著語)比較像亞洲的語言。
3.過於自由的語序。由於語言中的自然主義傾向,世界語有些單詞不符合構詞法,顯得過於累贅。
例如,在世界語裡,「自由」一詞是libero,「自由主義」一詞卻是liberali**o;而根據構詞法,「自由主義」應為liberi**o。又如,在世界語裡,「組成聯邦」一詞是federi,而「聯邦」一詞卻是federacio;其實按照構詞法,「聯邦」應federo。federacio=federo。
然而,對於這些批評,亦有相應的反批評。如署名"申-vu jŭanĝen"在2023年針對所謂世界語的「自然主義傾向」問題在中國世界語論壇中撰文說:
【竊以為這個說法不正確。說起-al,它並不是世界語的字尾之一,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不過,後面有-al與沒有-al是有細微的區別的,而且,還恰恰反應了世界語的細膩。某新國際語方案所說的構詞法如果是這個國際語方案的人自己制定的,那麼這一個語言的構詞法不能用來評判別的語言的構詞法,如果是指公認的構詞法,那麼這種批評恰恰反映出持這種觀點的人太草率了。
舉幾個例子。先看signo與signalo。signo是標記、符號、記號,而signalo是什麼呢?
signalo是訊號。看,區別出來了。說materio和materiali**o。
materio是物質,字典上特別強調,這個「物質」是哲學概念,指相對於精神而言的、客觀存在的可以感知的東西,那麼materialo是什麼呢?是材料、物資、器材。那麼materi**o和materiali**o有區別嗎?
有!materi**o是哲學上的「唯物主義」,materiali**o則是「(追求物質享受的)物質主義、實利主義,同時,materiali**o也可以作「唯物主義」解,換句話說,如果要說「唯物主義」,那麼用materii**o或materiali**o都可以,但是如果要說「物質主義、實利主義」,則必須要用materiali**o。但是請注意,「精神」是spirito,而「唯心主義」卻是spirituali**o,而絕對不是spiriti**o,spiriti**o是「通靈論、招魂論、招魂術」的意思。
「自由主義」,其實,在這個詞中,「自由」並不是人們追求民主、自由的那個「自由」的含義,也就是說,不是我們所說的「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裡面的那個「自由」,「自由主義」裡面的「自由」是類似「放任、縱容」一類的含義,所以如果要說「自由主義」,就必須用liberali**o,而不宜採用liberi**o,那麼有朋友一定會問,可不可以有一個詞liberi**o呢?以我的一管之見,如果造liberi**o這樣一個詞,那麼它的意思應該是「自主主義」或「獨立主義」的意思。
至於「聯邦」,字典裡明明白白,說federacio=federaĵo=federo,所以,應該全面認識。
總而言之,「自然主義傾向」,「不符合構詞法」的帽子是扣不到世界語頭上的。
然而,別的輔助語言的使用人數都未達到世界語的使用人數。其它的輔助語言,有的是基於世界語而發展起來的,例如伊多語(ido),有的則與世界語相距甚遠,這些語言在二十世紀初時都曾在一定時間內流行。其它的可供考慮的語言包括:
成型中立語(idiom neutral),奧克西登塔語(occidental),創新語和拉丁國際語;其中,一些語言的最初設想並不是用來作為國際輔助語言的,例如:邏輯語(lojban)。因為世界語是最廣為人知的人工輔助語言,很多人都忽略了其他的人工輔助語。
2023年7月開始,一批中國的國際語愛好者創立了大同語。這種語言,在世界語基礎上綜合了英語和漢語的一些特點,放棄了名詞的賓格,而以句子中詞語的順序確定其地位,並以一批來自英語的詞彙替換了世界語的部分基本詞。大同語取消了世界語的加帽特殊字母,更適於電腦輸入。
但也有批評者認為,大同語不僅並未解決世界語中的大部分問題,反而更加依賴英語了。
世界語的為何未能成為世界的語言
2樓:百度使用者
世界語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於2023年創制的一種語言,至今已一百餘年,其內在理想是在各民族之間架起中立的橋樑,大家平等交流,弘揚愛戴本民族與全人類相統一的博愛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3年和2023年兩次頒文肯定世界語在為促進人類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並倡導全球性的世界語推廣與使用。 目前,全世界約有2000萬人學習和使用世界語,各國定期出版的世界語刊物逾千種,有一百多個國家成立了國家級世界語組織,還有近百個專業性的世界語國際機構,包括幾乎所有社會行業。
雖然取得了不少進展,但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二戰後,隨著美國的空前強大,美式英語風靡大半個地球,也給世界語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現在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的世界語組織都存在成員老化的問題,而亞洲的世界語組織則面臨年齡結構不合理、機構鬆散、成員分化、水平參差不齊等困難。
當一個德國人和義大利人相遇時,他們終究需要一種雙方都掌握的語言進行交流。這種語言會是世界語嗎?很遺憾,這種概率目前實在太小。
儘管許多世界語推廣工作者做了長期大量的工作,世界語的境遇只比那些湮滅了的其他「人造」國際語要好一些。支持者認為世界語的優勢在於沒有「民族性」, 因此也就不會帶來語言上的「霸權」和「不公平」,但這也許恰恰是世界語不那麼吸引人的原因。另外,當周圍環境已經將英語作為通行語言時,誰願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去學習沒有幾個人懂的世界語呢?
語言內部原因
世界語雖然冠以「世界」的頭銜,但不同國家和地區語言的多樣性致使其難以「以一概全」。眾所周知,中文、日文等屬於象形文字,印歐語系主要是字母語言,兩者的差別顯而易見,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困難和所需技巧也大相徑庭。世界語的詞根60%來自拉丁語族,30%來自日耳曼語族,10%來自斯拉夫語族,可見它與世界各語言的接近程度並不相同,屬拉丁語族的語言學習者更容易掌握,但對於比如漢語語言使用者來說,仍然要求具備較好的英語或其他外語基礎為前提。
並且這三個語族的總人口數和它們所包含的語言數,在合計人數和語言數中都只佔少數,以歐美為導向,未能名副其實跨越國界。柴門霍夫在公佈這一語言方案時,制定了語法的16條基本規則,把世界語的發展規範在這16條基本規則之中。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語的16條語法規則沒有變,世界語沒有演變成另一種方言,卻也沒有因被世界各國人民學習、推廣和使用而實現其作為全人類共同語言的初衷。
作為一種人造語言,世界語只能在詞彙方面發展,語音、語法沒有任何變化,語言學習最需要培養的是應用能力,可是當前世界語應用範圍相當侷限,特別是日常應用幾乎為零,教學過程中除了語音、語法、詞彙的堆砌外,語用無從談起。
外部原因
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一個民族或國家作它的載體和後盾,某種語言的復興或傳承必須得到必要的人力、財力和**專職機構的支援。從事世界語傳播的國際性組織都只是胸懷熱情和美好願望,一開始就採用自願原則,無視當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地位上的差異,缺乏強大國家機器的捍衛沒有能征善戰的軍隊作前鋒,自然寸步難行。另外,世界語的學習動機和欠缺的教學方法都限制著它的進一步發展。
侯志平認為:「和其他外語相比較,我們不必在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下很大的工夫。因為自願參加世界語學習的人,都有一種為獻身世界語而奮鬥的精神。
」可是學習需要外在和內在的動力同時作用,特別對於年齡越小的語言學習者來說,外在動力的需要就越大, 完全靠自覺自願的原則似乎太理想化。世界語象是一座空中樓閣,沒有堅固的民族基礎,沒有它所代表並服務的政治經濟基礎。它的創造者聲稱其屬於全世界、全人類,其實卻不屬於任何人。
在世界語壯志未酬的同時,我們卻目睹了英語成為全世界通用語言的趨勢。 英語最早由日耳曼人人侵英國的南部和東部得到發展隨後又散播到西部和北部進人愛爾蘭。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由英國海軍和移民者把英語帶到了北美和澳大利亞:
在19世紀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英語成為非洲大部分地區、印度次大陸以及如香港、新加坡等經濟前沿地區和國家的官方語言。今天,在國境外說英語的人口己遠遠超過了國境內的本土語言持有者,這樣看來,英語已不只屬於一個國家或民族。 英語被稱作一種國際性語言,包括兩層含義:
一是指它的使用範圍,另外還可以指它的詞彙**。英語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兼牧並蓄。如果我們比較一下英語和同屬一支的德語,英語易學、易用,越來越「大眾化」的特點就愈加凸顯。
英語詞彙有80%**於外語(凱爾特語,日爾曼語,德語,斯堪德納維亞語言,荷蘭語,羅曼斯語,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它幾乎和歐洲所有的語言都有相通之處。20世紀以來,隨著英語影響的持續擴大,大批英語詞彙融入其他國家的語言,但英語吸收外來詞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另外,英語的擴張伴隨著軍事、經濟、政治的擴張,更準確地說,語言擴張只不過是軍事、經濟、政治擴張的伴隨物而已,但這個伴隨物反過來卻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當前的經濟政治秩序下,不發達國家要尋求發展必須放眼全球,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技術,利用它們的資金,學習英語成了必然之需,英語的擴張從殖民地時期的強制性轉向了為了主動交流的自發自願性,但同時這些國家也在賦予英語一如今這個跨越國界的詞語一更多的形式和內涵。
各民族的語言,各有優缺點,都需要不斷完善。一種語言的影響大小,最終取決於使用該語言的國家和民族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世界語的誕生最初並不是為了抵制語言霸權,而是為了實現國際共同語言的理想;從英語的歷史地位和現狀來看,英語作為一種主要國際語言,現在正在而且今後還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為了加強國際合作,這兩種語言都值得重視,我們應該容許這兩種語言並行應用和自然發展,或許可能要經過世界公眾好幾個世紀的實踐,而後在其中做出自然選擇。
世界語是什麼,世界語是什麼語言?
世界語 esperanto 是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 lazarz ludwik zamenhof 1887年創立的一種語言,旨在消除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令全世界各個種族膚色的人民都能在同一個人類大家庭裡像兄弟姐妹一樣和睦共處。世界語已經成為了目前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國際輔助語,全球150多個國...
世界上哪種語言說的人最多有世界語嗎
世界語言的分類 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一說七千多種,一說五千多種,一說兩千多種,無一定論。使用人口超過100 萬的語言只有140多種,其中漢語的使用人口最多,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漢語是聯合國指定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另外五種語言是英語 俄語 德語 法語和西班牙語。有些語言則只為幾千乃至幾百人使...
世界語言比較難學的語言哪些,世界上最難學會的十大語言是哪些
第六名 日語 第五名 冰島語 第四名 阿拉伯語 第三名 希臘語 第二名 漢語 第一名 溫州話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 抄言排名襲 1 漢語 中國 2 希臘bai語 希臘 3 阿拉伯語 duzhi 阿拉伯 4 冰島dao語 冰島 5 日語 日本 6 芬蘭語 芬蘭 7 德語 德國 8 挪威語 挪威 9 丹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