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列斯特和約》是怎樣的和約?它的內容是什麼

2021-03-19 18:20:01 字數 5008 閱讀 1526

1樓:tony羅騰

蘇維埃**為爭取和平、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同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簽訂的和約。亦稱《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2023年3月3日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佈列斯特)簽訂,3月29日生效。

同年8月27日,蘇俄和德國又在柏林簽訂3項附加條約。

和約由14條正文、5個附件和7項補充條約組成。主要內容有:①締約雙方宣佈停戰。

②俄軍全面復員,在簽訂普遍性和約之前,俄**駛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裝。③**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④在締結普遍性和約和俄軍全面復員之前,德國將繼續佔領德軍於和約簽訂前夕在上述地區以東所佔領的地方。

⑤俄軍立即撤出阿爾達罕、卡爾斯和巴統地區(該地區實際由土耳其兼併)。⑥**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立即從芬蘭、烏克蘭和奧蘭群島撤軍,保證同烏克蘭立即簽訂和約並承認烏克蘭同德、奧、保、土之間的和約。⑦**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

⑧德國承諾不干涉蘇俄內政,不從芬蘭方面進攻**。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第一次世界大戰仍在進行。為擺脫帝國主義戰爭,蘇俄**於2023年11月21日向各協約國發出照會,建議各交戰國立即停止戰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但此建議遭協約各國拒絕。

12月3日,蘇俄不得不單獨同德國進行停戰談判,並於22日與德國及其盟國舉行正式和談。談判中,儘管德提出許多苛刻的條件,但列寧領導的蘇俄**為爭取時間、鞏固蘇維埃政權,於2023年3月同德國及其盟國簽訂了和約。該和約是一個條件十分苛刻的掠奪性條約,使蘇俄喪失了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它的簽訂使蘇維埃國家擺脫了戰爭,鞏固了政權,粉碎了協約國企圖利用德國之手扼殺蘇俄的陰謀。2023年11月13日,即協約國對德停戰協定簽字後兩天,蘇俄**宣佈廢除此約

佈列斯特和約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委曲求全的權宜之計

——**和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2023年2月18日夜,彼得格勒斯莫爾尼宮的一間會議室燈火通明,這裡正在進行一次重要會議,出席會議的是**布林什維克***的13名委員。此刻,列寧正在發表講演,語言尖銳、辛辣,情緒十分激動。其他與會者也臉色陰沉,神情凝重。

布林什維克的領袖們正面臨一個極其重要、也是極為困難的選擇:是否接受德國發出的最後通牒,在德國擬定的屈辱和約上簽字。對於這個問題,他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革命於2023年11月7日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在**建立起蘇維埃政權。列寧清楚地意識到,新政權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土地與和平問題,前者可以爭取佔**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的支援,後者可以緩解**所面臨的同盟國巨大的軍事壓力。翌日,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著名的《土地法令》與《和平法令》。

之後,蘇俄**照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各參戰國,建議立即結束戰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協約國認為,美國已於2023年4月參戰,他們的實力現在超過同盟國,決心贏得戰爭,因此拒絕蘇俄的和平建議。德國作為同盟國的領袖,一直苦於東西兩線作戰,在戰爭中漸處下風,它認為與**的和平可以集中兵力對付西線。

這樣,德國接受了**的建議。鑑於這種局面,列寧只好決定單獨與德國進行停戰談判。

12月3日,以越飛為團長的蘇俄代表團抵達德軍佔領下的佈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與德國談判。雙方很快簽訂了臨時停戰協定,但卻在和約問題上陷入僵局。蘇俄代表團根據列寧的指示,要求與德國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並要求德軍迅速從佔領的**西部領土撤出。

然而,德國人聲稱,必須所有其他參戰國都接受這一原則,德國才可能考慮接受。事實上,德國要求蘇俄放棄波蘭、芬蘭、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白俄羅斯的一部分,並且覬覦烏克蘭地區,談判只得中斷。

2023年1月9日,雙方重開談判。為了推進談判,列寧派出以外交人民委員托洛茨基為團長的新的代表團。然而,布林什維克對與德國談判並沒有形成一致意見。

列寧強調,形勢極其危急,必須不惜任何代價與德締結和約;理論家布哈林強烈反對接受屈辱的和約,主張對德進行「革命戰爭」;托洛茨基採取奇怪的中間立場,主張既不進行戰爭,也不簽訂和約,以拖延等待形勢的變化。他在與德國人的談判中採取了拖延戰術,並得到列寧的支援。談判又持續了一個月,仍無任何進展。

此時,德國正醞釀著在西線發動一次全力以赴的進攻,它意識到拖延談判對德國極其不利。2月9日,心急如焚的德國代表怒氣衝衝地將一份最後通牒交給托洛茨基,要求**立即對是否與德國締結和約做出決擇。心高氣傲的托洛茨基在接到通牒後,並沒有徵求列寧的意見,十分輕率地在佈列斯特發表一份「義正詞嚴」的宣告,擅自宣佈:

次日,托洛茨基便離開佈列斯特,返回彼得格勒。俄德的第二輪談判再次中斷。

2月13日,德國統帥部決定恢復東線的軍事進攻,摧毀布林什維克的武裝力量;2月18日,德軍開始進攻,逼近彼得格勒。

就在這一天早上,布林什維克**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締結和約。由於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的反對,列寧的立即締約的提案被否決。隨後傳來前線失利的訊息。

列寧清楚地知道,新政權剛剛建立,軍隊已經復員,持續近4年的一次大戰已使**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人民極其疲憊,渴望和平,在這種形勢下蘇俄沒有挫敗德軍進攻的任何可能。在列寧的強烈要求下,***決定再次開會,討論是否接受屈辱的和約。

會議一開始,布哈林等左派共產主義者仍堅持原先的立場,他們喋喋不休地鼓吹「寧可進行戰爭,也不屈從德國的訛詐」,主張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列寧怒不可遏,大聲斥責布哈林的主張無異於自殺,只會葬送**革命,再次呼籲立即締約。也許是懾於列寧的威望,或許是列寧的主張無懈可擊,在最後的表決中托洛茨基和另一位**委員改投贊成票。

列寧欣喜地看到,這一次投票他贏得了勝利,表決結果是7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

次日,蘇俄通知德國,稱:「鑑於既成的局勢,俄羅斯同意根據德國提出的條件締結和約。」2月23日,德國做出回覆,令人吃驚地再次提高了條件。

德國要求:**退出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由德軍佔領;俄軍撤出芬蘭、烏克蘭,並與烏克蘭締結和約;全面復員軍隊;向德國賠款60億馬克。

當天晚上,列寧與他的戰友們再次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德國的新條件。儘管列寧對德國人的厚顏無恥與貪婪表示極大憤怒,但仍主張立即簽約。在表決中列寧再次獲勝:

7票贊成、4票反對、4票棄權。這一次托洛茨基投了棄權票。隨後全俄蘇維埃批准了布林什維克關於簽訂《對德和約》的提案。

2月28日,列寧任命了第三個**談判代表團,著名外交家契切林為團長。臨行前,列寧指示代表團,立即簽訂和約,不再對它做任何討論。

3月3日,蘇維埃**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根據這個《和約》,**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並需支付德國鉅額賠款;6日,俄共(布)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列寧向代表們闡述了簽訂和約的重要意義。會議通過決議,強調「鑑於客觀形勢,必須批准蘇維埃政權同德國簽訂的十分苛刻和極端屈辱的和約」;15日,全俄蘇維埃正式批准《佈列斯特和約》。

正如列寧預期的那樣,《佈列斯特和約》使蘇維埃**避免了來自同盟國的軍事壓力,獲得寶貴的和平喘息時機,鞏固陣地,準備迎擊協約國和國內反動勢力的進攻。2023年11月11日,德國戰敗;兩天後,**宣佈廢除《佈列斯特和約》。

蘇維埃**與德國簽訂的《佈列斯特和約》的內容是?

3樓:匿名使用者

:《佈列斯特和約》即《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和約》,是蘇維埃**(以下簡稱蘇俄)同德國及其同盟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2023年3月3日在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今白俄羅斯共和國佈列斯特)簽訂的條約。它是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黨為儲存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被迫採取的暫時妥協性行動,使蘇俄儘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為鞏固蘇維埃政權,恢復和發展經濟、建立紅軍贏得了喘息時間,為後來消滅抵抗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武裝和擊退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沙皇**是2023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一方協約國的成員,但是,2023年11月7日發生了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次日,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這個蘇維埃國家第一個對外政策的綱領性檔案強烈譴責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建議一切交戰國人民和**立即舉行停戰談判,簽訂正義民主的和約,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普遍和平。

但是,這一建議遭到協約國列強的拒絕。當時前線的舊俄軍隊潰逃,國內經濟困難,尚未組織起工農紅軍,最迫切的任務是退出帝國主義戰爭,贏得和平的環境。 12月3日,蘇俄迫不得以決定單獨同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在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舉行談判,並於12月15日簽訂了為期28天的停戰協定。

22日和平談判開始。蘇俄根據《和平法令》建議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25日,德方表示贊同,但提出要以協約國同意參加為條件。

談判休會10天后,德方於2023年1月9日藉口協約國拒絕參加,表示不接受蘇俄的談判原則,談判被迫中斷。2023年1月18日,德國又提出要蘇俄割讓大片土地的苛刻要求。在敵強我弱、國內百廢待舉、民眾厭戰的情況下,列寧毅然同意簽約,而布哈林等堅決反對簽約,主張進行「聖戰」。

蘇俄首席談判代表、外交人民委員(即***長)托洛茨基主張不戰不和。30日,談判恢復舉行。列寧與托洛茨基談好要儘量拖延談判,等德方發出最後通牒後,再簽訂和約。

2月9日,德方以強硬態度提出苛刻條件,10日,托洛茨基違抗列寧的指示,拒不在割地條約上簽字,並宣佈蘇俄停止戰爭,拒絕簽訂和約,隨即離開了佈列斯特。德國藉機大肆破壞和談,派兵向蘇俄發起全面進攻,逼近彼得堡。在蘇維埃國家處於危急關頭之際,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黨一方面動員紅軍陽全國一切力量進行抗戰,另一方面在黨的最高領導層中就同德國簽約問題進行緊張艱苦的說服工作,終於,***以絕大多數通過了接受德國不平等條件並迅速簽約的決議。

19日,列寧電告柏林同意簽約。23日,蘇俄**收到德國的限時48小時答覆,條件更加苛刻的最後通牒。以列寧為首的蘇俄**為使剛剛建立的蘇維埃國家退出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國家的安全與獨立,派契切林取代托洛茨基前往佈列斯特,於3月3日簽署了條約。

根據這一條約和此後簽訂的補充協定,蘇俄與同盟國之間停戰,蘇俄賠款60億馬克(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一筆賠款),割地總共達100萬平方公里之多。

2023年11月3日德國爆發了革命,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君主政權,11月11日協約國同德國簽訂了停戰協定。次日,蘇俄宣佈廢除它同德國及其同盟國當年3月3日簽訂的《佈列斯特和約》。

意義:誠然,《佈列斯特和約》對蘇維埃**來說,是一個「不幸的和約」。但這個和約的簽定,使蘇維埃**擺脫了戰爭,贏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喘息之機。

蘇維埃**利用贏得的時間,加緊調整和恢復國家經濟,建立和擴大紅軍隊伍,為後來粉碎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白匪叛亂,創造了有利條件。

列寧後來說,這的確是同帝國主義者的妥協,但它是必要的。應當注意把錢和**交給強盜為了以便後來容易捕獲和槍斃強盜與把**和金錢交給強盜為的是以後分

列寧締結佈列斯特和約的目的是何,俄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的目的是什麼?

列寧的蘇維埃 與德國簽訂佈列斯特和約,在國際外交謀略史上是一個典型的迂策,或者說是以退為進,舍小謀大術的英明戰略。列寧曾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就是 退一步進兩步 這實際也是他締結佈列斯特和約的目的。列寧和布林什維克黨及蘇維埃國家,通過對德媾和而韜光晦跡,臥薪嚐膽,很快便將失去的東西重新奪回來。歷史證明列...

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的和約內容

和約由14條正文 5個附件和7項補充條約組成。主要內容有 締約雙方宣佈停戰。俄軍全面復員,在簽訂普遍性和約之前,俄 駛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裝。放棄對波蘭 立陶宛 庫爾蘭 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在締結普遍性和約和俄軍全面復員之前,德國將繼續佔領德軍於和約簽訂前夕在上述地區以東所佔領的地方。俄軍...

蘇聯和德國簽訂的《佈列斯特和約》的內容是什麼

和約由14條正文 5個附件和7項補充條約組成。主要內容有 締約雙方宣佈停戰。俄軍全面復員,在簽訂普遍性和約之前,俄 駛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裝。放棄對波蘭 立陶宛 庫爾蘭 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在締結普遍性和約和俄軍全面復員之前,德國將繼續佔領德軍於和約簽訂前夕在上述地區以東所佔領的地方。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