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許衡,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
原文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
」師曰:「取科第耳!」曰:
「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
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
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飢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
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言動必揆諸義而後發。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
」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轉魯留魏,人見其有德,稍從之。居三年,聞亂且定,乃還懷。凡喪祭娶嫁,必徵於禮,以倡其鄉人,學者浸盛。
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核菜茹,處之泰然,謳誦之聲聞戶外如金石。財有餘,即以分諸族人及諸生之貧者。人有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
姚樞嘗被召入京師,以其雪齋居衡,命守者館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為京兆提學。秦人新脫於兵,欲學無師,聞衡來,人人莫不喜幸來學。郡縣皆建學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還懷,學者攀留之不得,從送之臨潼而歸。
中統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師。未幾,衡謝病歸。至元二年,帝以安童為右丞相,欲衡輔之,復召至京師,命議事中書省。
阿合馬為中書平章政事,領尚書省六部事,因擅權,勢傾朝野,一時大臣多阿之,衡每與之議,必正言不少讓。俄除左丞,衡屢入辭免。
帝久欲開太學,會衡請罷益力,乃從其請。八年,以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為擇蒙古**俾教之。衡聞命,喜曰:
「此吾事也。國人子大樸未散,視聽專一,若置之善類中涵養數年,將必為國用。」時所選**皆幼稚,衡待之如**,愛之如子,出入進退,其嚴若君臣。
課誦少暇,即習禮,或習書算。
以疾請還懷。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於門。四方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裡來祭哭墓下者。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
譯文:許衡,字仲平,懷州河內人,世代務農。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入學,老師交給學生剖章析句,許衡問他的老師說:
「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老師說:「為了科舉考試中第!
」許衡說:「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訝。
每次教他讀書,他都要問書文的旨義。時間長了,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聰明非凡,將來有一天肯定能遠遠超出常人,我不適合當他的老師。
」於是告辭離去,許衡的父母極力挽留也沒能留住。像這樣共換了三任老師。逐漸長大之後,許衡嗜好讀書如飢似渴,可當時遭遇天下大亂,且家裡貧窮,沒有藏書。
後來逃難到徂徠山,才開始得到王輔嗣對《易》的解說。當時正處在戰亂時期,許衡晚上思考,白天誦讀,親身體驗,努力踐行,舉止言談一定要揣度書中的大義然後才實行。曾經在酷暑天路過河陽,渴得很厲害,道旁邊有棵梨樹,大家都爭著摘梨吃,唯獨許衡在樹下正身獨坐,神情自若。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摘梨吃,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卻拿來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說:
「世道混亂,這棵樹是沒有主人的。」許衡回答:「梨樹無主,我的內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
」許衡後來遷移到魯地,留在了魏州,人們見他道德高尚,逐漸的開始追隨他。許衡在魏州呆了三年,聽說戰亂將要平息,於是又回到了懷州。凡是婚喪娶嫁,他必定要根據禮法,並以此倡導同鄉的人如此做,學習的人逐漸多起來。
因為家境貧窮,許衡親自下田耕作,穀物熟了就吃穀物,穀物不熟就吃糠咽菜,處之泰然自若,朗讀詩書的聲音傳到屋子外就如**一樣優美動聽。如果家裡財產有餘,許衡就把他分給同族人以及貧困的學生。人們如果有所饋贈,只要有一絲一毫不符合禮義,他就不會接受。
姚樞曾經被召入京師,就把自己的雪齋讓許衡居住,命令留守的人招待他,許衡堅辭不受。庭院中有水果熟透掉到地上,許衡的小孩由此經過,不用正眼看一下就離開,許衡的家人受他感化如此之深。
甲寅年,世祖受封在秦中為王,考慮感化教育秦人的辦法,於是徵召許衡擔任京兆提學。秦地百姓剛剛脫離戰亂,想要學習沒有老師,聽說許衡前來主管教育,所有人沒有不高高興興前來學習的。所屬郡縣都建起了學校,百姓大受教育感化。
世祖率軍南征,許衡於是返回懷州,學生們紛紛挽留而沒有成功,就跟著送他到臨潼才回來。
中統元年,世祖登上皇帝大位,召請許衡回到京師。過了不久,許衡稱病辭職還鄉。
至元二年,皇帝任命安童擔任右丞相,要許衡輔佐他,就又將許衡召至京師,讓他在中書省參與議事。
阿合馬擔任中書平章政事,兼管尚書省六部事情,於是攬政專權,權勢遠超朝野其他人,一時之間大臣多對他阿諛奉承,許衡每次與他討論,必定直言不諱,一點也不讓步。不久調任左丞,許衡屢次請求辭職。
皇帝早就想要開設太學,正巧許衡一再盡力請辭,於是就先答應了他的請求。(至元)八年,皇帝命許衡擔任集賢大學士,兼任國子祭酒,親自替許衡選擇蒙古**讓他進行教育。許衡接到任命,高興的說:
「這才是我應當做的事啊。國人子弟原始質樸的素質還沒有喪失,對所看到與聽到的都很專心學習,如果把他們放在善良有德人士中培養幾年,一定會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當時所選的**都還幼小,許衡對待他們如同**,愛護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出入進退的禮節,嚴格得就如同君臣關係。
課餘吟誦的空餘時間,就讓他們學習禮儀,有時練習書法算術。
(後來)許衡因疾病請求返回家鄉懷州。(至元)十八年,許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
懷州人無論富貴貧賤年輕年長,都哭拜於許衡靈前。四方學者聽到許衡去世的訊息,都聚在一起失聲痛哭。有的人不遠數千裡前來許衡墓前痛哭祭拜。
「許衡幼有異質」的文言文翻譯
2樓:課文你來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許衡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
1、出處及釋義
句子出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許衡》: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
「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
譯文:許衡,字仲平,懷州河內人,世代務農。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入學,老師交給學生剖章析句,許衡問他的老師說:
「讀書是為了幹什麼?」老師說:「為了科舉考試中第!
」許衡說:「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訝。
2、簡介
《元史•列傳第四十五•許衡》主要講述了許衡的生平。表現出許衡勤思善問,恭謹執教,不屈從權勢的高貴品質。
許衡(公元1209-2023年),字仲平,學者稱之魯齋先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 ),中國十三世紀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曆法學家。述有《許文正公遺書》八冊十二卷傳世;《元史》有傳,述其生平歷程,《宋元學案》有《魯齋學案》,記其理學思想。
許衡字仲平,幼有異質翻譯
3樓:曉龍修理
許衡,字仲平,懷州河內人,世代務農。自幼就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七歲入學,老師交給學生剖章析句,許衡問他的老師說:「讀書是為了幹什麼?
」老師說:「為了科舉考試中第!」許衡說:
「就為了這個嗎?」老師大為驚訝。每次教他讀書,他都要問書文的旨義。
時間長了,老師對他的父母說:「這個孩子聰明非凡,將來有一天肯定能遠遠超出常人,我不適合當他的老師。」於是告辭離去,許衡的父母極力挽留也沒能留住。
像這樣共換了三任老師。逐漸長大之後,許衡嗜好讀書如飢似渴,可當時遭遇天下大亂,且家裡貧窮,沒有藏書。後來逃難到徂徠山,才開始得到王輔嗣對《易》的解說。
當時正處在戰亂時期,許衡晚上思考,白天誦讀,親身體驗,努力踐行,舉止言談一定要揣度書中的大義然後才實行。
曾經在酷暑天路過河陽,渴得很厲害,道旁邊有棵梨樹,大家都爭著摘梨吃,唯獨許衡在樹下正身獨坐,神情自若。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摘梨吃,他回答說:「不是自己的卻拿來吃,是不可以的。
」那人說:「世道混亂,這棵樹是沒有主人的。」許衡回答:
「梨樹無主,我的內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
(後來)許衡因疾病請求返回家鄉懷州。(至元)十八年,許衡病重。不久去世,年七十三。
懷州人無論富貴貧賤年輕年長,都哭拜於許衡靈前。四方學者聽到許衡去世的訊息,都聚在一起失聲痛哭。有的人不遠數千裡前來許衡墓前痛哭祭拜。
原文: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
「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
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
」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飢渴,然遭世亂,且貧無書。
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時兵亂中,衡夜思晝誦,身體而力踐之,言動必揆諸義而後發。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
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
「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以疾請還懷。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懷人無貴賤少長,皆哭於門。四方學士聞訃,皆聚哭。有數千裡來祭哭墓下者。
此文出自明代宋濂所著的《元史》
內容簡介:
《元史》中的本紀,以記載忽必烈事蹟的《世祖本紀》最為詳盡,有十四卷之多,佔本紀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順帝本紀》,有十卷之多。
這是因為元世祖和元順帝在位時間都長達三十多年,原始史料豐富,所以對他們的記述就比較詳細。這體現了《元史》編纂中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編,材料少就少編。
《元史》的志書,對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述,儲存了大批珍貴的史料。其中以《天文》、《歷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為珍貴。
《天文志》吸取了元代傑出科學家郭守敬的研究成果。《歷志》是根據元代歷算家李謙的《授時歷議》和郭守敬的《授時歷經》編撰的。《地理志》是根據《大元一統志》,《河渠志》是根據《海運紀原》、《河防通議》等書編撰的。
而今,《大元一統志》等書已經散佚,《元史》中儲存了這些書的內容,史料價值就更為可貴。
《元史》的列傳有類傳十四種,大多沿襲以往的史書,只有《釋老》一傳是《元史》的創新。《釋老》是記載宗教方面的列傳,從中可以瞭解宗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和發展情況。類傳中以《儒學》、《列女》、《孝友》、《忠義》四種所記的人物最多,說明宋以來封建的思想統治在逐步加強。
《元史》列傳還有個特點是,所敘述的事,都有詳細的年、月、日記載,這就更增加了參考價值。
寫作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北返蒙古高原的當年,2023年,便下詔編修《元史》。
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宮東)正式開局編寫,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宋濂、王褘為總裁,徵來山林隱逸之士汪克寬、胡翰、趙壎等十六人蔘加纂修。
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學家宋濂是主要負責人。這次編寫至秋八月癸酉(十一日)結束,僅用了188 天的時間,便修成了除元順帝一朝以外的本紀37卷,志53卷,表6卷,傳63卷,共159卷。這次修史,以大將徐達從元大都繳獲的元十三朝實錄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經世大典》為基礎。
由於編纂的時間太倉促,缺乏順帝時代的資料,全書沒有完成,於是派歐陽佑等人到全國各地調集順帝一朝資料。
於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開史局,仍命宋濂、王禕為總裁,率領趙壎,朱右、貝瓊等15人繼續纂修,經過143天,七月初一書成,增編順帝紀10卷,增補元統以後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貨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傳》36卷,共計53卷。然後合前後二書,按本紀、志、表、列傳釐分後,共成210卷,也就是現在的卷數。兩次纂修,歷時僅3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