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尚未被發現。
三國墓葬中蜀國的相關研究較為薄弱,已發掘相關墓葬等級不高,且從特徵回看,答多數延續當地漢墓特徵(如盛行崖墓等)。這或與蜀統治者以漢室正統自居有關。蜀墓中的部分磚室墓的形制與隨葬品或有創新,但多隨意為之,與當地後續墓葬對比,相關創新也無延續性。
至於蜀國高層統治者魂歸何處,目前還沒有定論。
2樓:殘鳶灬
網路流傳趙雲是女兒身一事,是因劉備墓出土的手搞引起,劉備墓開發了嗎?請了解的朋友說說!
劉備墓找到了嗎
3樓:愛粒粒
你好目前沒有,他身葬何處主要有三種說法。
劉備墓位於成都市
武侯祠內之正殿西側,史稱惠陵。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公元223年4月劉備病逝。5月,諸葛亮扶靈柩回成都,8月下葬。
陳壽是蜀漢的觀閣令史(從事文獻檔案管理工作),在蜀漢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劉備的葬處。
葬於奉節
郭沫若2023年在奉節考察時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當時交通很不方便,從奉節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時間,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屍體肯定會腐壞。因此他認為,劉備墓在奉節的可能性比較大。
南宋學士任淵所作《重修先主廟記》中也說,成都惠陵只是弓劍墓,不是真墓。
葬於四川彭山的蓮花壩
彭山牧馬鄉的蓮花村自古就有皇墳的傳說,這裡的皇墳被周圍9座小山丘環抱著,當地人稱為蓮花的9片花瓣,而皇墳正處在中心,被稱為"蓮心"。站在皇墳頂端,9座間距不遠的小山丘盡收眼底。古代風水先生還把這一帶叫做"九龍回頭望"。
這種"九龍回頭望"只有封建時期的帝王才能享用。靠近皇墳的地方還曾發現一塊數十噸重的灌縣石。這座皇墳總面積達100多畝,全是由石灰、黃泥和這種灌縣石等混合物夯築而成。
由於墓建築中混合有石灰,所以在皇墳的半山腰以上,竟然看不到螞蟻蚊蟲之類的東西。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哪來那麼多本地沒有的黃泥?那麼巨大的石頭又是怎樣從數百里之外的地方運到蓮花村的?
劉備的屍體運到蓮花村就不會腐爛嗎?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謝謝望採納
4樓:抄襲專家
目前關於劉備墓較為流行的說法是位於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內之正殿 西側。
據西晉著名歷史學家、原蜀國舊吏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公元223年,昭烈帝(即劉備)的遺體被人從奉節運回了成都,葬在了惠陵。北宋熙寧年間的《太平寰宇記》也曾記載說,惠陵就是蜀漢先主劉備的陵墓.由於陳壽曾經從事過檔案管理工作,想必他不是憑空猜測、空穴來風,所以後人很重視他的說法。
是仔細推敲一下,其中又有不通之理.因此又有人提出劉備葬在奉節,原因如下:
第一,帝王的墳墓自古以來就是盜墓者最大的目標,帝王墓家被盜之事時有發生,可是從歷史記載來看,惠陵從未有被盜的跡象。為什麼劉備之墓會躲過此劫呢?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劉備的遺體根本就沒有葬於此地,惠陵只是一個衣冠冢而已。
第二,劉備病逝時正值四月,下葬時間在八月。而奉節這段時間正是氣候炎熱之時,屍體一定很難儲存。況且奉節距離成都有千里之遙.
按當時的交通條件計算的話,浩浩蕩蕩的護送大軍扶靈前行,至少也要走一個月才能到達成都。這期間,又是怎樣對屍體做防腐工作的呢?根據當時的科學水平,在炎熱的夏季,要想做到讓屍體一個月不腐爛,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劉備的遺體很可能是就地埋葬了,也就是埋在了奉節。
此外還有幾年前的一片報道里稱:彭山有一座皇墳可能是劉備墓。一經報道,該訊息不脛而走,讓這座冷清的皇墳一下熱鬧了起來。
儘管此處的皇墳是否是劉備墓尚無定論,但一場爭議後,墳墓還是引起了外界巨大的關注。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過程,簡述曾侯乙墓出土編鐘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這是中國文物考古 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 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 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
各位覺得劉備算是英雄嗎,各位覺得劉備算是一個英雄嗎
英雄的標來準是不一樣的,就看他自和誰比,如bai果和劉秀,曹操比,du他肯定不zhi夠英雄 如果和劉表,dao袁紹比,那他肯定是英雄。劉備這個人,你既不能說他品德高尚,也不能說他卑鄙無恥。他承經做過好事,為恢復漢室做出過傑出貢獻,而且結交和很多生死之交,而且對他都忠心耿耿,從這一點上看,他的交際及管...
古代墓葬中出土「六馬一車」說明墓主人的什麼身份
天子駕六是我們古代的禮制的一種行為。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 天子駕六 天子所御駕六,其餘副車皆駕四。案 書 稱朽索御六馬。逸禮 王度記 曰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根據周禮規定,在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對立的西周社會裡,在乘輿使用上,規定 天子駕六馬,諸侯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