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舊京城裡市民的婚禮需要經過許多的繁瑣禮儀程式,並有其固定的形式,也就是過去所謂的"六禮",包括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等。
舊時有早婚早育、早生貴子之說,所以有的家庭在兒女十四五歲時就開始託親友或媒人保親,在兒女二十歲左右就開始為其張羅婚事。
媒婆是以說媒拉縴為職業的中老年婦女,她們很會察言觀色,發現誰家男女到了結婚的年齡,便主動找上門來為之撮合。做媒婆的交際面寬,資訊靈通,當然腿還要勤,嘴還要巧。有的是一人為兩家說合的,也有的是兩個媒婆分別給對方介紹。
通過媒人親友的介紹,男女雙方的家長如果感到滿意,就要過門戶帖。
當年議婚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社會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正所謂要"門當戶對"。尤其是在上層社會,要看對方家庭主要成員的爵位、官銜和品級是否與自家相當。其次,則要看姑娘的德才和容貌。
在過去婦女不願下嫁而攀高的思想十分普遍。
在一般家庭,女方要對方男子身體健康,品貌端正,並且還要有一技之長。男方則希望對方女子要有家教,性情溫和,並能夠操持家務等等。除此之外,更要關注對方的家產和收入情況。
雙方家長經過一番考慮,權衡之後,如確實感到滿意就要過門戶帖,雙方都用紅紙摺子,上寫姓名、年齡、籍貫、三代(即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號、民族、官職,然後讓給媒人轉交對方,就可以相親了。
不過,在過去是不允許男女雙方見面的,所以相親時男女雙方當事人也就只能來一個。
兩家經過查訪、相親之後,如果沒有異議,就要互換庚帖,上書出生的年、月、日、時,然後將其交給"星命家"測"八字"。
星命家們說男女雙方的屬相必須相配才能婚姻美滿,否則就會相剋,測八字是古代卜婚的風俗,並無任何科學根據,只是一種傳統的封建思想的產物。
如果男女雙方的八字相剋,就不能成婚,有的人家為了成婚,就要暗中買通星命家,讓他在"八字"上略加改動,使男女雙方命相相合。由此可見這完全是一種騙術。
除了屬相之外,還要根據當事人出生之年的天干、然後地支和陰陽五行的配合來測命相,其測算方法也極為複雜。在查出男女雙方的命相後,再按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進行核查,如果雙方相生就能結合,如果相剋,則謂不合。
星命家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和命相寫出鑑定,再根據黃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擇定迎娶日期以及婚禮上應忌的屬相等,把內容都寫在一張紅紙摺子上,即為龍鳳帖。在清代,只有取得了龍鳳帖,才算履行了正式的結婚手續。
舊時男女雙方家庭為確定婚姻關係而舉行的儀式稱作"放定",定禮即是"六禮"中的"納彩",放定又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
放小定一定要選一好日子。一般平民家庭僅是男方送給女方一隻或一對金銀戒指,讓女方戴在手指上,其意為已經定婚。紳商富戶人家還要送給女方耳環、頸圈、戒指、手鐲四件首飾。
滿族人送定禮是送"如意"一柄,還要送一些"大小八件"之類的糕點。
"放大定"相當於古代六禮中的"納徵"、"納幣",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禮,並通知女方迎娶日期,一般是在放大定後的兩個月到100天之間。送彩禮的數目根據男方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來定,少的為八抬、四抬、二抬,多的有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不等,不論多少,但必須都是雙數。
"抬"就是"什盒",有四層,每層放兩樣禮品,其禮品有活鵝一對、酒一罈、綢緞衣料、金銀首飾、紅蛋、龍鳳喜餅、喜果、茶葉,還有送給媒人的羊腿或豬腿,這些東西一般經女方家送給媒人,以示媒人為成就這樁婚姻沒少跑腿,略表心意。
抬夫抬著彩禮,在媒人和近親帶領下,送至女家。女方收禮後必要回贈筆墨紙硯和糕點果品與男方,作為回禮以示答謝。
按舊京禮俗,女家在出嫁的前一天要在下午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的多少也不一樣,一般是根據女家的經濟狀況而定。有的則是根據男家送過來的抬數以一定之禮還之。
一般富有人家在收到女方嫁妝後,還要迎妝謝妝。
放定之後,宅門府弟家庭舉辦婚禮一般要安排五天,還有安排九天的。除了迎娶新娘過門,還包括拜天地、坐帳、合巹、招待孃家人吃酒、回門等禮儀。舊時京城辦喜事一般都在自己家裡,也有一些因參加婚禮的親友太多,而自己家裡的居住條件又有限,到飯莊子裡去辦喜事的。
在家裡辦事,為了給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招待酒飯,就要在院子裡搭建喜棚。
新婚夫婦拜天地、坐帳、合巹的地方稱為喜房。一般人家辦喜事都是把北房的東套間作為喜房。
房中設天地桌,用來供奉天地諸神,上供"百份"。桌圍繡有"牡丹富貴"、"鸞風和鳴"、"麒麟這子"等圖案。
喜房內炕上鋪的蓋的全是新的,牆壁糊成四白落地,貼上紅紅的雙喜字,地上鋪滿紅氈,炕的上面掛著紅羅帳,帳前掛著一對紅喜字燈。
喜房是個神祕的地方,為了避凶趨吉,除了娶親太太、送親太太之外,其他人不能隨意進去。。
按京舊俗,迎親時,男方要請一全福不忌的年長婦女做娶親太太。
男女賓客來齊之後,迎娶儀式即可開始,娶親太大先到喜房給天地爺上香,院內鑼鼓喧天,新郎向天地桌上供著的"百份"三叩首,吉時到後,要請娶親太太照轎、薰轎。兩個茶房各託著一個銅茶盤,一個茶盤放著銅鏡、萬年曆、紅棉紙燈花、芭蘭香,另一個茶盤則放著蘋果和用胭脂染紅了的桂圓、生花生、紅棗、生栗子等喜果,和娶親太太走出喜房。
新郎以及娶親官客緊跟其後,最後兩個邊身穿大褂、青坎肩的小孩,一個手提包有蓋頭的紅包袱,另一個提著金銀水壺。迎親隊伍在喜氣洋洋的鼓樂聲中來至門外。
此時,娶親太太將喜轎內的燈點燃,然後依京舊俗則要照轎和薰轎,其意為驅邪、避煞。
做完這些,娶親太太盤腿坐在轎裡,不放下轎簾,這叫做"壓轎"。新郎和其他賓客都坐轎車或四輪馬車,跟在喜轎的後邊。
迎親隊伍在一片喜慶的鼓樂聲中來至女方家。一般行至街巷口則要止步,並大聲敲鑼。娶親太太先進門為新娘梳洗打扮,女家將門關上,等娶親的賓客陪著新郎來叫門。
這時兩家賓客要相互"鬥法",女方賓客早已準備了許多難題、怪題讓男方來猜。此舉主要是為了等吉時。
直到新娘梳妝完畢,才開啟大門,將一把小銅錢撒向門外,稱為"撒滿天星"。
然後,女家擺設宴席招待來賓,這種宴席不能真吃真喝,只是一個禮節性的過場。
宴罷,新娘由娶親太太蓋上蓋頭,身穿紅色的轎襖,頭戴鳳冠霞帔,由送親太太攙著上轎。
這時有的新娘會哭哭啼啼的,人們也不忌諱,反而認為是大吉大利。
喜轎回去時不能原路返回,而是要走另一條街道,其意為不走回頭路,也是祝福這一對新人今後能廣開門路,財源廣進,生活幸福、美滿。
南陽婚嫁習俗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訂婚儀式中男方要置辦禮物、定婚金、酒宴等,陪女方訂婚者多為其母、姑、姨、嫂等親人,結婚時間待定。訂婚後的重要節氣,男方還要備禮請女方去過節。訂婚期間,若男方提出退婚,所付見面禮、定婚金、衣物等不再索取,如女方提出則如數退還。
結婚的前一晚上,要請一小孩睡在新床上,謂之「壓床」;還要請一位結過婚的嫂子,將花生、棗、筷子等撒或放在床頭,取「早生貴子」之義。其中花生必須是生的,預示新娘會生,且是一男一女地生。結婚當天要佈置新房,貼喜聯,請鼓樂,宴請親朋。
親朋還要送上數目不等的賀禮。結婚儀式結束後,夫妻入洞房。兄弟、表兄弟及小孩們向新娘討要喜糖、壓箱錢。
然後婚宴開始。宴飲期間,新郎要向新娘引介各親朋,並倒酒示敬.二) 城市婚嫁禮儀。
城鎮青年男女在自由戀愛中,大多會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如身高長相、人品修養、家庭狀況、經濟地位、文憑學歷等,結合自身條件,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各方面較滿意後方可訂婚,男方要買些貴重的訂婚禮物。
結婚一般選在五
一、五四、國慶節、元旦等法定假日,結婚前幾日要發請帖,敬告親朋好友舉辦婚宴的時間和地點等,結婚時還要舉行結婚典禮儀式,內容多為向親朋致敬等。目前,城鎮青年越來越崇尚旅遊結婚、集體結婚等形式,這些結婚形式已成一種時尚,被越來越多的戀人所採用。結婚儀式及「鬧房」習俗,這種習俗多見於農村,城鎮亦有,但內容視具體情況而簡繁不一。
農村結婚過程大致如下:
結婚當天早晨男方派出娶親隊伍到女方家,女方禮儀性接待後,將陪嫁物品抬上娶親車輛,女方送親隊伍少則幾人,多達幾十人,隨著娶親車輛一同到男方;當隊伍行至男方家附近時,男方再另派一干人迎接,並燃放鞭炮,搬卸嫁妝,以便送親的「孃家人」早入席以避諱。
待新娘到門口時,一般由新郎背、抱下車,至「天地桌」前,「天地桌」是一張桌子鋪上紅布或紅紙,放上花等裝飾物,上方貼一婚禮儀程,包括鳴炮、奏樂、拜天地、拜長輩、向來賓鞠躬、夫妻交拜、夫婦交換禮品、證婚人發言、介紹戀愛經過、親友致賀詞10項內容。
新婚夫妻拜完後入洞房,飲交杯酒,弟弟、表兄弟、小孩等則擁入洞房向新娘討要壓箱錢、喜糖等;然後招待送親人,宴請賓客,至黃昏席散。晚上由眾人喝酒嬉戲鬥趣,俗稱「鬧房」。
目前,因外出打工等因素,閒居家中的年輕人較少,更因農村業餘文化生活的豐富,「鬧房」習俗逐漸淡化。城鎮結婚鬧房則多在婚禮儀式舉辦過後,僅男方同事或年齡較小的同輩男士鬧房,內容及形式也較農村簡單得多
老北京有什麼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1.老北京新年 初一拜年僅限男子、佛堂上供、置天地桌、供擺祭祖、天地桌前接神、佛像、祖先牌位和老一輩三叩頭
2.老北京臘八 老北京人向來把臘八視為「年禧」行將到來的訊號。尤其是商家開端下達帳貼兒,預備要帳,所以我們一語雙關的說:「送信兒的...
3.老北京端午 祭神祭祖留念先賢、掛菖蒲插艾葉防瘟避災、最考究的供品是玫瑰餅、黃米小棗粽子最...
4.老北京重陽 老北京人在重陽節時,常常用登高、佩戴茱萸、賞菊、飲菊花酒、吃花糕、
老北京有什麼習俗??
4樓:小紅帽變成狼
1、羊肉臘八粥
按舊俗,一進臘月就開始忙碌著準備過春節了。正如老北京俗諺所云:「小子,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老北京的春節是由臘八拉開序幕的。
如今,在北京依舊保留著泡臘八蒜、熬臘八粥的習慣,也有人保留了到寺廟進香拜佛的習俗。但是,北京地區的臘八粥中,曾經的羊肉臘八粥則消逝了。
2、書春攤
過了臘八之後,各種民俗節目輪番上演,但有些民俗逐漸消逝,像「書春攤」在北京就永遠看不到了。據《燕京歲時記》記載:「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
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
貼掛春聯的習俗至今還保留著,但是今天的春聯大多是印刷品,很少有書寫的,昔日的「書春攤」的消失是很自然的。
春聯是我國獨有的楹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雖然有節令色彩,但是營造的「白雪映紅聯」氣氛,令年味大增。至於經營「書春攤」者並非全是什麼文人墨客,大多是破落文人乃至毛筆字寫好的中小學生。
3、天地桌
除夕天地桌,在《燕京歲時記》中有所記載:「每屆除夕,列長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諸天神聖之全圖也。
百分之前,陳設蜜供一層,蘋果、乾果、饅頭、素菜、年糕各一層,謂之『全供』。
供上籤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寶等,謂之『供佛花』。及接神時,將百分焚化,接遞燒香,至燈節而止,謂之『天地桌』。」這種年俗僅限於大戶人家,平民百姓涉及極少,它的消逝不會留下遺憾,作為歷史上的民俗現象,讓人們瞭解一下也是有意思的。
4、接神
所謂「接神」,在今天說起來也很有趣,在《京都風俗志》中有「除夕,夜靜更深,則爆竹之聲漸起,是即接神者。而昇平之世,於斯可見其概也」的記述。
看來,接神只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象徵,宗教的內容並不多,只是人們在新年來臨之際寄託美好願望的一種方式,因為「接神以後,即為新年」。
5、祭祖
所謂「祭祖」,形式很簡單,就是家人排輩分依次向逝去的祖宗影像或牌位燒香叩頭。在祭祀的供桌上要擺上供品,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蜜供。
《光緒順天府志》中就有記載:「蜜供,用面切細方條,長寸許,以蜜煎之,每歲暮祀神祭祖,用充供果。」老北京用來祭祖上供的蜜供,壘成寶塔形,上面還插「供花」,看起來十分莊重。
陝西婚嫁習俗有哪些??在陝西結婚有哪些習俗呢?
陝西結婚有啥習俗?新娘夾餃子新郎吃,新郎說 生 5個。結婚的前一天了,這一天是最忙的一天了,因為這天要把明天吃的全部東西合用的東西準備好。早上就根據昨晚分工的人名單叫這些人去壓面 當然是哨子面了 其他人已經準備切菜,洗肉,洗魚等,還有新娘房子最後的裝飾。下午就開始打宴棚,很大,一次性可以放20席,容...
莆田人結婚有啥習俗,福建莆田的婚嫁習俗
這個有點多 不好說那麼細的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習俗 就是比較保守的那些而已 都差不多,就是聘金多少的問題 福建莆田的婚嫁習俗 5 福建莆田結婚習俗,姑娘不能遠嫁,否則女婿上門,你願意嗎?要穿紅色衣服,訂婚的話女方就直接跟男方討論結婚時需要準備的東西 討論看哪些該女方準備哪些該男方準備,婚俗忌諱基本沒...
結親結婚嫁娶有哪些區別呢,結親 結婚 嫁娶 有什麼區別呢
1 結親 來 男女雙方孩子結為自夫婦,那麼雙bai方家長就結為 親du家 注意此處 親 念qin,而讀zhiqing 聲 兩個家庭之dao間可以互稱 親家 雙方家長之間對 對,都可以說,我們是親家 般稱對方男老為 男親家 稱對方女老為 女親家 比如夫婦倆 家長 管個人,還是兩個人都稱 這是男親家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