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寓言故事,關於寓言故事

2021-05-31 12:21:20 字數 5760 閱讀 5403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讀書——寓言一則

有樊氏子,家富藏書,其亦以讀書為樂。居家常臥於沙發,無別事,惟喝茶讀書耳。雖與友人遊,亦手不釋卷。

愚行昭昭,故母曰:「書痴」,友曰:「書呆。

」某不自知,聞斯言,貌嗔而心甚喜之。

曾發巨集願,欲讀盡天下好書,然年少無知,讀書博而雜,陽春白雪者有之,下里巴人者有之,骯髒齷齪者亦有之。某不自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俯仰天地間,以為眾生渾渾噩噩,天下讀書人,惟一人而已。

一日,忽聞鄰邑有肖生以才學名於世。樊某往見之,曰:「某聞子讀書多矣,願請教。

」肖生曰:「唯唯。」樊某遂雜取古今中外文史哲名著以問之,肖生初不言,樊某強之曰:

「子起,強為某說。」肖生不得已,乃言曰:「兄所問,吾有讀者,有未讀者。

」樊某心喜,以為讀書不若己也,然尤就其讀者問之,肖生為之解說,語甚精,理甚明,樊某不如甚矣。樊某心服,尤曰:「子讀書,可謂之精,不可謂之博也。

」肖生訝然笑曰:「吾睹兄亦讀書人也,斯言何其迂也。」樊某曰:

「某讀書,子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肖生曰:

「天下書可謂多矣,雖吾輩讀書人,自甘輪迴,窮盡幾生幾世亦讀不完也。且天下之書良莠不齊,若不擇書而讀,中毒甚矣!」樊某曰:

「然。某亦常有斯嘆。」肖生曰:

「書尤女人也。不擇女而御者,花痴也;不擇書而讀者,書痴也;二者皆不可為也。不然,久之必傷其身心,失其魂魄矣。

故,非好女不御,非好書不讀,養身心之真理也。」樊某聞斯言而悅之,曰:「某枉讀書多年,今始聞讀書之至道也。

願子為某詳說。如何辨書之好惡?」肖生曰:

「吾於女也,觀首睹面,察顏觀色,聽其言,目其態,細心觀摩之,不費神而知其身心之美否。吾於書也,亦若是也,觀前言後序,查旁人所評,聽師友所薦,如此,可知其精髓一二,辨其好惡也。然後,方可精選好書而讀之。

」樊某問曰:「女雖美,非吾所好者,吾不御也。書雖好,非吾所好者也。

不讀,可乎?」肖生曰:「可。

人生天地間,知己者二三子而已矣。讀書亦當如此。先取好書中己之所好者讀之,精思揣摩,深悟作者本意,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熟讀而貫通之。

若有餘暇,方可治他書。」樊某再拜曰:「某今始聞道矣。

願子不棄,某當兄事之。」肖生曰:「不敢。

當今之世,心浮氣躁者多,安心讀書者少,兄即有此心,吾願與兄共勉之。」

遂買酒治餚,大杯暢飲之,微醺之時也,談書說文,揮斥方遒,糞土當世大文豪。大醉之時也,談天論地,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矣。二人暢談,無日無夜,終至口焦舌幹不能言說,方其時也,唯捻杯微笑而已。

是後,樊某終生不復誇言多讀書,唯虛心靜思,誦其所好之好書而已矣。

關於寓言故事

2樓:牙牙的弟弟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寓言的故事情節設定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中國曆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人們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擴充套件資料:

著名寓言故事介紹:

1、揠苗助長

古時候有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也沒有長高。

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裡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當他回到家裡時,一邊喘氣一邊對兒子說:「可把我累壞了,力氣沒白費,禾苗都長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跑到田裡一看,發現禾苗都枯死了。

寓意: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農夫和蛇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它,就把它放在懷裡。

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甦醒了,露出了殘忍的本性,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救了一條可憐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寓意:這個故事是說,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那些惡人即使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3、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蹟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的出現。

寓意:用此故事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3樓:濮恆敬妝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後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是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時,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

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將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後,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

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4樓:浦上青楓一寂

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裡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裡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訊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

「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

「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

「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徵去當了兵,結果十有**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5樓:

1.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意思是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

」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

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2.守株待兔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但是一直沒有意外之財,每天過著一 樣 的生活。

人生裡總會有一點好運氣,終於,奇蹟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從今往後,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那被兔子撞上的樹根,等著下一個兔子來撞。

3.塞翁失馬

塞翁失馬是一個成語,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選自《淮南鴻烈集解》中的一個典故,衍生為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靠近邊境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他們家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個老人說:

「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們一家。

那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壞事呢?」

他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得大腿骨折。人們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個老人說:

「這怎麼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靠近邊境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死了。

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4.黔驢技窮

黔驢技窮,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也已經用完了,出自唐·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驢》。

黔地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一頭驢進入這個地方。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它是個龐然大物,把它作為神,躲藏在樹林裡偷偷看它。

老虎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後後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鬥。

漸漸地靠近驢子,態度更加親切而不莊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於是很高興,盤算這件事說:

「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於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唉!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當初如果說看不出驢的本領,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懼,終究不敢獵取驢子 。如今像這樣的下場,可悲啊!

5.農夫與蛇

農夫與蛇出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蛇,以為它凍僵了,於是就把它放在懷裡。蛇受到了驚嚇,等到完全甦醒了,便本能地咬了農夫,最後殺了農夫。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地說:

「我想要做善事,卻由於見識淺薄而害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遭到了這種報應啊。」

關於動物的寓言故事 ,關於動物的寓言故事 30字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 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於睿曰 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之以復中原,郡國豪...

關於狼的寓言故事,關於狼的寓言故事30字

狽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然而,它卻天生不足,後腿長,前腿卻特別短,行動起來十分不便.由於前腿太短,走的稍微快一點就老是頭拱地,嘴啃泥,為此,它十分苦惱.有一天,狽坐在一塊石頭上,用一隻前腿託著腮幫在苦苦思考著如何能改變自己的缺陷.正在這時,來了一隻小羊,狽對小羊說 小羊,你要能馱著我.狼與老太婆 一隻...

關於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農夫和樹 有個農夫的田裡有一棵樹,這棵樹並不粗壯,只能作那些麻雀和吵鬧的蟬的棲息地。農夫覺得這樹沒有什麼大用處,想把它砍掉,便拿起斧頭,朝樹砍了一下。那些蟬和麻雀請求農夫不要砍倒他們的家,允許樹生長在田地裡,他們將在樹上為他歌唱,使他高興。農夫沒理睬他們,接著又砍了第二斧和第三斧,直至樹上砍出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