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家篇講述了什麼,列舉三則探險家的故事中國

2021-03-19 18:19:26 字數 3933 閱讀 6037

1樓:易書科技

有種信念叫執著;有種精神叫勇敢;有種追求是探險。懷揣著執著、勇敢的偉大探險家永不放棄自己的追求,儘管此過程充滿了艱辛、挫折,甚至是生命的威脅,但為了探索未知,為了堅持信念,他們不會認輸。探險家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他們光輝璀璨的歷史。

列舉三則探險家的故事中國

2樓:prince左手流年

一 張騫(開創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西漢著名的探險家、旅行家、外交家。於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受漢武帝委託出使大月氏等西域國家,主要是聯絡西域等國來對付匈奴。

後經河西西部沙漠時被匈奴人發觀,全部人員被俘。在匈奴10年放牧生活中,但始終秉持漢節。一次趁匈奴不備逃脫,以後又繼續西行,穿塔里木盆地,翻蔥嶺至大宛,最終到大月氏國......

張騫的聯合計劃遭到拒絕,大月氏已不想與匈奴抵抗,在等待-年後,無功而返。在歸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壓來趁匈奴內亂又逃出,於公元前126年回到了長安。不久隨大將衛青、霍去病徵匈奴立下戰功,封「博望侯」。

張騫西域探險,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並開創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二傅介子(因斬樓蘭王而揚名中外)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

李白一生傲視權貴,叫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一直傳為佳話美談。能叫李白敬佩的英雄人物,放眼望去,是少了又少,傅介子,便是其中的大英雄之一。

傅介子,西漢北地人也(今甘肅慶陽市人),少年從軍,因戰功後升為駿馬監。

漢元鳳初年,駿馬監傅介子受命出使大宛,順便擔負起向樓蘭、龜茲國問責及探險任務。於是,一行人從長安出發,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樓蘭國。

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兵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百,勝(屯)兵二千九百十二人。這《漢書.西域傳》對樓蘭古國的描述,我們可見當時樓蘭國的當時位置、人口及駐兵情況。

樓蘭王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也是一個小國,但因位置處於「絲綢之路」上為要塞,也是經濟發達的繁華城市。樓蘭處在漢朝及匈奴兩個大國之間,一不敢得罪漢朝,二不敢得罪匈奴,每時每刻都處在兩難之中,如果得罪那一方,都有滅國的可能。

在傅介子到達樓蘭之時,樓蘭王安歸親自迎接了傅介子一行使團,這時樓蘭王安歸,原先在匈奴當質子。在樓蘭王宮中,傅介子當面怒斥樓蘭王背信棄義,暗殺漢使,並說漢朝大軍已快到樓蘭,說不定要把你這個國家給消滅,樓蘭王嚇得連忙躬身謝罪。傅介子達到警告樓蘭王之後,又到了龜茲,傅介子又軟硬兼施,龜茲王也表示謝罪。

傅介子順利的來到大宛(大宛當時產名馬),和大宛國王洽談馬匹之事也比較順利,在回國時路過龜茲,聽說匈奴使者也在龜茲,於是,傅介子率其護衛士兵,祕密潛入匈奴使團大帳,將一幫使者殺死。回國後漢朝廷為表彰他的功勞,拜中郎,昇平樂監。

傅介子回國後,聽說樓蘭、龜茲王又反覆無常,他找到大將軍霍光,要求大將軍和朝廷能給予支援,讓他再次出使西域,斬殺其王。

傅介子的請求得到朝廷認可,於是傅介子率領士卒,帶著金銀財寶,揚言賞賜西域各國。

傅介子首先來到樓蘭,樓蘭王裝病或以各種理由不願親見傅介子,因為上次原因,樓蘭王還心存膽怯。傅介子到了樓蘭西部邊界,有意無意間告訴接待他的**說,我奉漢朝廷之命,帶著**錦繡,是來行賜各國,如果你們國家國王不來接受,我只好把這些財物行賜給其它國家。傅介子又無意之間有意顯露那些金銀財寶,接待**看那麼多的金銀財寶當時就傻住了,連忙報告樓蘭王。

樓蘭王得知這一情況,貪戀之心頓起,連夜急急忙忙地趕到驛站,對傅介子連連賠禮。傅介子有意地將那些金銀財寶給樓蘭王看見,在酒席間,大家推杯換盞,喝得高興,特別是樓蘭王更是忘乎所以……

傅介子看見樓蘭王身邊有不少護衛,心生一計,起身說:天子有一些事情,讓我單獨和你講。樓蘭王起身和傅介子進入裡面帳中……滿天的風沙揚起,天空中隨見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天公也將要昭示著,樓蘭的命運將在瞬間改寫。

樓蘭王有點趔趄,身邊的侍者把他扶起,這時傅介子連忙過去攙扶,樓蘭王心情無比激動,看著那些使他眼花繚亂的金銀財寶,他甚至想這麼多財寶,夠他吃用一段時間。

樓蘭王在傅介子的攙扶下,進入內帳,這時,帳內早已埋伏好兩名壯士,從背後刺殺樓蘭王,傅介子又手起刀落,斬下樓蘭王首級。

斬殺樓蘭王后,外邊的隨從和護衛要和傅介子的使團打起來,傅介子厲聲喝道:樓蘭王有負於漢朝,天子叫我來殺王,當前應立留在漢地為質子的前王子為國王,我們大軍已經來到,誰敢輕舉妄動,必將滅國!

傅介子提著樓蘭王首級來到樓蘭王宮,對想作亂之人給予斬殺,對支援漢朝的人給予了賞賜,樓蘭國一時全民歸服。

隨後,樓蘭國已又名為鄯善國,以前太子尉屠耆從長安歸來當了國王,新國王考慮到自身安全,並要求漢朝在伊遁城屯田駐兵,然後,把新的王城從樓蘭遷到扜泥城。從此,樓蘭就失去了往日的繁榮,開始衰落下來,樓蘭古國從此消失了......

傅介子因斬殺樓蘭王為國立了大功,封義陽侯。他第一個成功刺殺國家級國王,並能保證性命是中國的第一人,在中國刺客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稱他為中國第一刺客應是當之無愧!

本篇準備把蘇武、班超、李廣利納入,但考慮到探險家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創者,另一探險家傅介子是第一個斬殺樓蘭王的大勇士,因兩人在西漢西域探險的特殊性,應當之無愧!

三法顯(中國到國外取經第-人)

法顯(約337-422年) 東晉僧人(今山西襄垣人,一說今山西臨汾人)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翻譯家和大探險家!

法顯一行於後秦弘始元年(公元399年)出發,幹公元414年返國,在其十伍年中,在中國曆失上創造了多個第一。

一、他是第一個攀越蔥嶺(帕米爾高原),冒著高原缺氧隨時都有生命危以及惡劣的天氣,終於到達天竺(今印度)。500年後既2023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曾僱二十餘匹馬,100餘人(加上從印度帶來的人),100多頭犛牛,組成一支浩浩蕩蕩尋寶大軍,也踏帕米爾高原雪山,進入中國進行盜寶活動。等從帕米爾高原下來之時,除受不了高原反應逃走-小部外,最終只剩十來人左右,全都死在高原上(關於外國探險家在中國盜寶故事以後在講)。

二、法顯是第一個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人(死亡之海),可見當時的艱難有多大!曾今,樓蘭的第一個發現者,瑞典人斯文.赫定來中國盜寶,經塔克拉瑪干沙漠時,如果不是發現水鳥,他就會死在沙漠中,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人到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的人,被黃沙永遠淹埋。

可見法顯當時的勇氣有多麼大!

三、法顯是中國探險史上第一個年齡最大的一位到國外的探險家,從公元399年至公元412年回國,已是七十五歲高齡。從六十三歲出國,到七十五歲回國在國外探險共十三年。

四、他是中國第一位把從國外帶回的佛經翻譯成中文,使他在中國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五、其寫的《法顯傳》又名《佛國記》、《歷遊天竺記傳》,是第一部講述西域、中亞、南亞、東南亞等最好的關於宗教、交通、文化、民俗和社會狀況的旅行紀實。《法顯傳》的成書,直接影響和帶動另一個偉大的探險家唐高僧玄奘!

四、玄奘(成就了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的誕生)

玄奘(602年一664年),唐朝人(今河南偃師市人),俗姓陳名褘,唐著名三藏法師。玄奘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西天探險取經至公元645回國,歷時十八年,行程五萬餘里,歷經一百三十餘國,帶回佛經657部,在人類佛教史上作出了偉大貢獻!

玄奘把從國外帶回的657部佛經,又用畢精力,把它譯成中文,接著在此之間又把在取經途中所耳聞目睹的一些事情,創作寫成了《大唐西域記》這部傳世名著。斯坦因來中國盜寶時曾拿著

《大唐西域記》作盜寶指南,其中《公主堡》、《鼠王傳說》、《傳絲公主》等最美麗的傳說以及斯坦因所找到的一些古國和遺址資料來看,玄奘所寫的《大唐西域記》是真實可靠的。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也造就了一位偉人一一吳承恩。吳承思以玄奘為原型,以《法顯傳》、《大唐西域記》等書為文學創作的源泉,寫出了中國人百看不厭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

五鄭和(第一個把中國的科技與文明傳播和展示給外國人)

鄭和(1371一2023年),原名:馬三寶,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人)。後因屢立奇功,便賜姓「鄭」。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大探險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他一生之中「七次下西洋」,把中國先進的文明和科學枝術傳播到國處及一部分西方國家。他比大探險家哥倫布1492航海及發現「新大陸」早近100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西域,鄭和下西洋,玄奘西行求法,太多了。

探險家的故事

文章篇名 魯賓孫漂流記 探險家的故事簡介 魯賓遜在一次航海的征途中遭遇了大風暴,船沉了,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都遇難了,海水衝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有幸活了下來。他靠從穿上帶的一點僅有的生活用品開始了他艱辛而漫長的二十八年兩個月零十九天的荒島生活。魯賓遜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荒島上蓋起了房子,種糧...

探險家的故事作文

阿蒙森挪威極地探險家,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於奧斯陸附近的博爾格。曾在挪威海軍服役。1901年到格陵蘭東北進行海洋學研究。1903 1906年乘單桅帆船第一次通過西北航道 從大西洋西北經北冰洋到太平洋 並發現北磁極。在獲悉r.e.彼利成功到達北極後,積極準備探測南極。1910年6...

簡要的介紹某探險家的故事(以內)

徐霞客 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 崇禎十四年正月二七日,1587年1月5日 1641年3月8日 生於江蘇江陰馬鎮南暘岐,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縱遊舉國南北,跋涉了許多前人未到的荒野地區,往往露宿於荒野。足跡遍歷北京 河北 山東 河南 江蘇 浙江 福建 山西 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