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跟象棋誰最先發明是誰發明的,中國的象棋和圍棋,哪個發明更早?

2021-03-19 18:19:26 字數 4741 閱讀 9117

1樓:莫顏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帝堯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閒,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裡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

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幹大事呀!」帝堯沉默良久,心想:

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

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

「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帝堯從山下被詩人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掛破了。

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麼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帝堯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

「不肖子啊,你也不小了,十

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麼廣闊的土地,這麼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

「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帝堯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

「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

」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帝堯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

」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

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裡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帝堯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

」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虞舜也學帝堯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

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蹟

今日,在亞洲的圍棋人口有數千萬人,在歐美國家也有不少人會下圍棋。

圍棋的規則十分簡單,卻擁有十分廣大的空間可以落子,使得圍棋變化多端,比中國象棋更為複雜。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盤圍棋的時間沒有規定,快則五分鐘,慢則要幾天,多數時候下一盤棋需要一到二個小時。

下圍棋對人腦的智力開發很有幫助,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記憶力、創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也能提高人對注意力的控制能力。下圍棋也會對小孩子起到積極作用,使他們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中國象棋應該叫車棋 國際象棋應該叫象棋 鬥獸棋應該叫馬棋 暗棋應該叫兵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如:《楚辭 · 招魂》中有 "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 。《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 孟嘗 君,說:

" 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 " 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 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

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

比賽時 ," 投六箸,行六棋 " ,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

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 " 塞 " 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 " 格五 " 。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 ,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

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 ·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樑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 " 琴棋書畫 " 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 " 大象戲 " 。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 " 家澈戶曉 " ,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 " 棋待詔 " 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 " 棋師 " 的專業者和**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

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 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 金鵬十八變》、《桔中祕》、《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 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專案。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1962 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 —— 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 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湧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

中國的象棋和圍棋,哪個發明更早?

2樓:瀟灑轉身一身輕

圍棋和象棋,到底哪個起源最早?請看下面:

一,關於圍棋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多種說法。總結起來大致有堯舜、夏人烏曹、西周、春秋以前、戰國、印度等諸說。史學界至今仍不能作出系統的確切的解釋。

以上諸起源說中,以「堯舜」之說為最盛。

堯舜造圍棋: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大藝術,源遠流長。 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博物志》中說:「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覺得兒子商均不甚聰慧,也曾製作圍棋教子。

《路史後記》寫得更為詳細。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朱,兒子行為不好,堯很難過,特地製作了圍棋,「以閒其情。」 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慧,純潔性情的。

二,關於中國象棋的起源,在中國古文獻中也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1、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如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說:「神農以日用星辰為象, 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 代之為機矣」。

2、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如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 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3、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謝在杭《五雜俎》說:「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 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猶重車戰也」

4、起源於戰國之時,《潛居類書》說:「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君,則鬥象棋, 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5、起源於北周武帝時,《太平御覽》說:周武帝造象戲」明羅頎《物源》說:「周武帝 作象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對立的矛盾鬥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圍棋是誰發明的?

3樓:縱橫豎屏

帝堯所作

的。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方形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線段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後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

因為黑方先走佔了便宜,所以人為規定黑方局終時要給白方貼子。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佈局),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複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遊戲。

中國漢字的發明人是誰,中國漢字是誰最先發明出來的?

漢字起源問題,是學術界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千多年來,學術界不能科學定位原始漢字產生的時間 地點,不知道發明人是誰,不知道發明漢字的歷史背景 文化背景 技術背景 地理氣候生物環境,更不知道原始漢字的品質。長期以來,西方學者認為文字的形式與創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質相對應,拼音文字對應優秀民族...

圍棋誰最棒,圍棋是誰發明的?

道策 棋聖,本因坊4世,名人之王.御城戰16場,執白14勝,都是大勝 當時沒貼目啊,恐怖 2負,都是讓對手2子 走出近代圍棋感覺第一步的偉人 吳清源說的 秀策 棋聖,御城戰13年間十九連勝,公認比丈和 道策之後被評為後聖的人 還強 吳清源 昭和棋聖,讓天下先,縱橫20載,所向無敵.不是車禍傷了頭,還...

戰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古代的戰車是誰最先發明的?

來自歐亞大陸南部沙漠地帶的閃米特人在大約公元前2300年的時候發明了戰車,可謂軍事史上的一大革新。然而戰車真正被應用到戰場並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則是和人類的另外兩項重大發明分不開的,那就是馬的馴養和冶鐵技術的發明和傳播。正是這兩項發明與戰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極大的提高了遊牧民族的戰鬥能力,使得他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