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2021-03-19 18:27:41 字數 5193 閱讀 5283

1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新時期以來的教育改革,使我們不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規律和歷史使命的認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

教育事業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育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2樓:呂屹

教育要培養學好知識,瞭解實際,能分析處理問題,有自己見解,敢承擔,富有正氣的人,個人能生活好,對國家能做出貢獻。

今天的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3樓: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所謂樹人,就是像培養樹木一樣去培養人。立德是樹人的基礎。所謂立德,就是把做人的道理講清楚,把做人的規矩立起來。

有原則、有品行、有道德的人才能立於天地之間,才能在社會上站得穩、立得住、行得遠、升得高。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立德就是讓學生具有美好的人性,形成高尚的道德。

立德要從基本的道理講起,從最基本的要求做起。例如,要求學生說實話,不說謊話,不欺騙人,不投機取巧,這是講誠信的基礎。要求學生從小不佔小便宜,是處理好公私關係的基礎,也是廉潔教育的基礎。

要求學生孝敬父母、有感恩之心,這是學生回報社會、為國家做貢獻的基礎。因此,立德要從基礎做起,既要講清楚道理,又要及**價考核;既要有鮮明的導向,又要有針對性的訓練;既要樹立好的榜樣,又要抓壞的典型。只有這樣,才能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人才?首先,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學生和非大學生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不假思索,我們來讀大學就是要學知識學技術的啊!但是,我想先說明的一點是:大學不是技校。

一個機電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操作、維護一臺機器,但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熟練技工也照樣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學生操作的更好;一個外語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外語,能夠將長篇的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可是,一個跑到外國買了幾年烤紅薯的人也能說外語,甚至比大學生說的更地道;一個醫學院的畢業生能夠拿起聽診器給病人看病,能夠憑藉幾百萬一臺的醫療儀器診斷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衛校畢業的中專生在積累若干年經驗以後,照樣可以拿手術刀,古時候的中醫甚至能夠懸絲把脈,僅憑一根絲線就能為病人開藥方並保證要到病除……

所以,大學生和非大學生最主要的區別絕對不在於是否掌握了一門專業技能。那麼,問題來了。大學究竟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才呢?

1.人之為人。很多在教育上頗有建樹的老師都會強調這樣一個點「人才,首先是人,方能成才。

」在這個點上看來,在大學教育中,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獨立健全的人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從古到今文人雅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當代社會中,不知是社會風氣的問題還是人們常說的「人心不古」,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屢屢出現令人咋舌的「奇葩」事件。馬加爵、藥家鑫等依然記憶猶新,有知識、沒品德的人對社會的禍害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毫不猶豫應該放在第一位!我認為,應該按照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來確定學校教育的方針和培養政策,要更新我們延續至今的「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這個陳舊的提法。

這是一個不準確的、過度政治化的一個目標,使教育的培養目標突出了建設者,誇大了教育在人力資源開發上的額作用,而忽視了人性和人文發展。

2.人之成才。雖然很不情願,但是也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我們從小時候牙牙學語開始,到我們最終變成浩浩蕩蕩穿過高考獨木橋的一匹,我們一直擺不開各種標準答案、公認的社會贊同觀念。

經過這個大爐的熔鍊,我們最終變成批量生產品中的一個,最終變成一個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來到大學,一個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理想殿堂,我們可以鬆開分數對我們「千奇百怪」的思想的束縛,堅持自己的執著追求,忽略他人對自己的不解,懷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大氣踐行對自己的諾言。大學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是促進學生成才、社會前進、國家軟實力發展的重要條件。

3.人之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創新意識、就業能力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我國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應該也包括就業能力。

中國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指出,人口三大高峰在未來的30到40年將相繼來臨,即人口總量現在已經達到13億,在未來20多年當中,新生人口還會以每年1000萬左右的速度增長。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急速遞增的求職大軍,日復一日的求職壓力,相信大部分求職者都深有感觸。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不得不說是也一個很迫切的問題。

4.人之幸福。「培養什麼人?

我認為要培養幸福的公民。」因為現在的學生多數是不幸福的,過大的學業、社會用熱壓力,是=使他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不幸福。巨大的學習壓力扭曲了學生的學業動機和人格發展,導致認知渴望的缺乏性,學習內容空洞,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不良, 使學習失去快樂,新鮮感過於短暫,甚至導致學生厭學,厭惡生活,甚至有些學生採用極端手段來逃避學習壓力。

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平均每天上課以及學習時間大概在12小時左右。從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就不難看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後司機那太少或者根本就沒有,長期下去越來越沒有幸福感,卻是無奈何痛苦佔據了心靈,也寫在了臉上。創造快樂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才會使學生有幸福感,才能使他們更聰明更有創造力,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地成長。

5.人之生活。曾經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句話「中國為什麼缺少會生活的人?

」這句話看似好笑,卻不得不承認它有實在的道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教育是教學生如何生活,而中國的教育卻是學會考試。我們認為,學校教育的目標應該是為生活做準備的教育,這就是「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上比素質教育更嚴格、更科學、更現代的教育理論,現代的高等教育也應該著眼於解決學校與社會相脫離、「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這個嚴峻的問題。

綜上所述,只有要大學教育達到以上目標,我們的教育哲學、教育理念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補上至今還沒有補上的這一課,我國學校教育才會真正有所改變,真正做到與世界接軌,這樣學生才能夠有一個快樂的、健康的學習生活。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

教育目的不同於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規格。教育目的是對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培養標準的總體要求,而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是某一層次、類別教育或某一專業的具體要求。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規格的制訂不應違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於教育目的。

同時,教育目的也影響、制約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總之,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一般與特殊、普遍與個別、總與分的關係,依次為: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6樓:中公教育

毋庸置疑,教育是一項培養人的事業,因此她光榮;又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所以她偉大而艱鉅。

長期以來,國人的思想深處似乎永遠隱藏著「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的古訓。可以說,科舉制度的長期存在,使得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古代,學校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為國家選拔輸送優秀的治國理政的人才,說白了就是為國家機器培養**。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門子弟藉助學校教育獲取功名,躋身士大夫階層,做了官,就成了人上人,也就高人一等,享有了特權,便有了錦衣玉食的可能。「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進入現代社會,民主、自由觀念深入人心,個體生命價值和民主權利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這些都促使對「人」的社會化的認識進一步深入。現代社會中,社會成員之間聯絡日益緊密,社會集約化程度極高,社會分工日益細緻,相互間的合作顯得日益重要,任何人都無法遊離於社會之外單打獨鬥。物質極大豐富,科技日益進步,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公民意識越來越強的當今時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應該是社會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公民應該成為教育的基本培養目標,也是重要目標。我們新時代教育不是為了培養「人上人」,而應著力培養「人中人」。

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人應該是也必須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培養目標。國家建設中,需要高精尖的棟樑之才,同時更需要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更多的人靠著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貢獻者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基礎教育應該在培養合格公民上多下功夫,做足文章,而不應抓了西瓜,丟了芝麻。

抓住了一部分優秀學生,而忽略了大多數普通學生,甚至放棄了一部分「難教的學生」,如此就成了教育之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誕生》一文中也提出了教育應培養合格公民的觀點。所以,教育不能止於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公民意識的養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倡導的就是一種公民意識。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切與我相關的思維習慣促成孩子們關注自我與自然、社會的密不可分的聯絡,學會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應該是公民意識的起點。

7樓:仝利葉邵賦

1、教育首先應該培養完整的人。完整的人不能沒有理性和德性。我們應當基於人的基本生存發展特性,注重培養每個人的獨立思想、自由精神、健康人格、公民觀念、規則意識、質疑勇氣等等,使人們養成對智慧以及真、善、美的追求,實現精神成長,進而追尋一種良善的美好價值的生活。

我們的教育補上這厚重的一課,才會綻放人性的輝光,也才會奠定生命健康、積極、向上成長與發展的基石。

2、其次教育才能培養有用的人。也就是有一定知識、文化、技能,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之人,並以此實現自我生存發展、自我價值意義。現時代的教育多在這方面下功夫,卻也未能盡如人意。

其原因仍在於,機械化的教育模式,教給學生的不少是靜態的、過時的甚至是死的知識技能,難以做到與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對接,使培養出來的人不為社會所需。在這方面,惟有通過知識文化技能的傳授,教會學生一些學習的本領、創新的精神、應變的技巧、思考的習慣、實踐的能力等,才能使其以變應變,始終成為有用之人。

3、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培養自由發展的人。完整的人和有用的人,是人的自由發展的雙翼。在此基礎上,人生的理想與信念、意義與價值、創造與創新、奮鬥與進取,都變得明晰而可循。

進而通過自由發展的塑造,使個人與國家、民族、人民、社會的利益目標實現統一,在為國家民族目標奮鬥的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在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過程中實現國家民族的目標。教育惟有在這個層次上,也才能培養出大批一流的、傑出的人才。

什麼才是好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教育不是一堂課,不是一本書,而是生活,無處不在。無孔不入,何時才能喚醒沉睡的父母,我一直在努力,很多孩子也許都在遭受著,不一樣的家庭暴力,語言暴力 行為暴力,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就像一張大網,將孩子緊緊的包住,逼得他們喘不過氣,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一個人只有樹立志向,堅持志向,為志向去奮鬥,才不...

新手爸媽應該養成什麼樣的教育觀

1 學會傾聽。伴隨著孩子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抉擇和矛盾衝突,因此新手爸媽需要養成學會傾聽孩子心聲的習慣。父母不可一味的給孩子做主選擇,更加不可一味的強制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孩子有著自己的思想和願望,應當對孩子的想法有一定的瞭解,這樣作出的決定才是對孩子好的。2 拒絕溺愛。現實生活中...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 人品教育 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愛心 心情教育 給予適當鼓勵,激發無限潛力 鼓勵教育 俞敏洪 怎樣的家庭教育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頭等大事 人品教育 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愛心 心情教育 給予適當鼓勵,激發無限潛力 鼓勵教育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從事教育這麼多年,我感覺現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