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李赫42gr賿
氣候系統(climate system)
氣候系統由大氣、海洋、陸地表面、冰雪覆蓋層和生物圈等五個部分組成。太陽輻射是這個系統的主要能源。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氣候系統內部產生一系列的複雜過程,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通過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緊密地聯結成一個開放系統。
氣候系統的特點
2樓:月照星空
氣候系統是一個包括大氣圈、水圈、陸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內的,能夠決定氣候形成、氣候分佈和氣候變化的統一的物理系統。
特點有:
1、氣候系統的開放性。
氣候系統與其外空間的物質交換是微乎其微的。從這個意義上,氣候系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封閉系統。
氣候系統與外空間有能量交換。從這個意義上,氣候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
2、氣候系統的複雜性。
無論從描述氣候系統的物理量的空間分佈和時間變化上講,還是從氣候系統中發生的過程型別上講,氣候系統都是非常複雜的。
3、氣候系統的高度非線性。
氣候系統中的重要過程: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
氣候系統中發生的重要過程是氣候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具體表現,是氣候系統表現出高度非線性的根本原因。
氣候系統的介紹
3樓:流年
氣候系統是一個包括大氣圈、水圈、陸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內的,能夠決定氣候形成、氣候分佈和氣候變化的統一的物理系統。
氣候系統的系統構成
4樓:手機使用者
大氣圈是氣候系統中最活躍、變化最大的組成
部分。1)大氣圈的組成:
大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組成的,此外,還懸浮由一些固體雜質和液體微粒;
大氣的氣體組成成分:主要成分——氮、氧、氬,99.96%;微量氣體成分——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
幹潔空氣:90km以下可以看成是分子量為28.97的「單一成分」的氣體;
大氣中臭氧的形成、分佈與作用;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大氣中的水汽;
大氣氣溶膠粒子。
2)大氣的結構:
大氣的上界:物理上界——1200km;著眼於大氣密度,約2000-3000km。
大氣的垂直分層:觀測證明,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質是有顯著差異的。根據溫度、成分等物理性質,同時考慮到大氣的垂直運動等情況,可將大氣分為五層:
(1)對流層:
範圍:~對流層頂(對流層頂高度的緯度、季節變化)
主要特徵: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垂直對流運動顯著;氣象要素水平分佈不均勻。
對流層的分層:行星邊界層(或摩擦層)、自由大氣、對流層頂。
(2)平流層:
範圍:對流層頂~55km左右。
主要特徵:隨高度的增高,氣溫最初保持不變或微有上升,約30km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顯著升高;氣流比較平穩,垂直混合運動顯著減弱;水汽含量極少。
(3)中間層:
範圍:平流層頂~85km左右。
主要特徵:氣溫隨高度增加迅速下降;垂直運動強烈;水汽含量更少;電離層d層。
(4)熱層:
此層沒有明顯的頂部。有人觀測在250~500km;有人認為可達800km。
主要特徵:氣溫隨高度增加迅速升高;空氣處於高度電離狀態;在高緯度晴夜,可出現極光。
(5)散逸層:
是大氣的最高層,又稱外層。
主要特徵:該層的主要特點是大氣粒子經常散逸至星際空間,是大氣圈與星際空間的過渡地帶。 1)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江河、地下水和地表上的一切液態水,其中海洋在氣候形成和變化中最重要。
海溫的垂直變化:表層暖層、斜溫層、冷水層。
海洋在氣候系統中具有最大的熱慣性,是一個巨大的能量貯存庫。
2)陸面:
岩石圈、陸地表面;岩石圈變化時間尺度長;陸面的動力作用和熱力作用。
3)冰雪圈:
冰雪圈包括大陸冰原、高山冰川、海冰和地面雪蓋等。
冰雪圈的變化尺度:陸地雪蓋——季節變化;海冰——季節到幾十年際的;大陸冰原和冰川——幾百甚至到幾百萬年。
冰雪圈對地表熱量平衡的影響:很大的反射率;阻止地表和大氣間的熱量交換。
4)生物圈:
對氣候變化很敏感,反過來影響氣候。
對大氣和海洋的二氧化碳平衡、氣溶膠粒子的產生以及其他與氣體成分和鹽類有關的化學平衡等的作用。
氣候系統的五大子系統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氣候系統由大氣、海洋、陸地表面、冰雪覆蓋層和生物圈等五個部分組成。
亞洲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型別複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溼潤的溫帶和**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溼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
以上溼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溼潤半乾旱地區。亞洲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甚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2/3,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1月平均氣溫低達-50℃以下,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低達-71℃,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區。夏季普遍增溫,最熱月平均氣溫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餘地區均在10-15℃之間。
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伊拉克巴士拉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8.8℃,為世界最熱的地方。降水分佈的地區差異懸殊,主趨勢是從溼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
赤道帶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 000毫米以上。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1 430毫米,為世界最多雨的地區之一。西南亞和中亞為終年少雨區,廣大地區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
9、10月間,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上空經常有強烈的冷空氣(寒潮)南下,東亞的大部分地區易遭侵襲。發生於中太平洋西部的颱風,5-10月襲擊東亞和東南亞東部沿海地區;發生於孟加拉灣的颶風,5-10月襲擊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常造成嚴重災害。 非洲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佈呈南北對稱狀。
赤道橫貫**,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
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2023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
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佈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歐洲 歐洲絕大部分地區氣候具有溫和溼潤的特徵。大陸南北跨緯度35°,包括附屬島嶼也只有47°,除北部沿海及北冰洋中的島嶼屬寒帶、南歐沿海地區屬**帶外,幾乎全部都在溫帶。
是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洲。歐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過700千米,而東部距海洋最遠的地方可達1 600千米,因此歐洲從西向東由海洋性氣候過渡到大陸性氣候。又由於平原遼闊,從浩瀚的大西洋吹來的溼潤西風能無阻地深入內陸,溼潤的空氣調節了氣溫,北大西洋暖流使整個西歐及北歐西部沿海地區更為溫暖。
最冷月廣大地區在0?16℃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多在8-14℃之間。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佈情況是由於距大西洋的遠近和盛行風向的不同而有差別。
靠近大西洋的向風坡,年平均降水量達1 000毫米以上,廣大的低山、丘陵、高原和平原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之間,南歐三大半島的南部屬**帶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冬季降水約佔全年降水的30-40%。 水系:歐洲河網比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豐沛的河流,不少河流之間有運河連線。
外流區域約佔80.5%,其中流入大西洋的河流(包括流入地中海、黑海和波羅的海)流域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68%;流入北冰洋的約佔12.5%;內流區域約佔19.
5%,大多注入裡海。主要河流是伏爾加河、多瑙河、烏拉爾河、第聶伯河、頓河、萊茵河、羅訥河、泰晤士河等。歐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挪威的奧爾默利瀑布,落差563米。
歐洲湖泊眾多,且是一個多小湖群的大陸,但分佈很不均勻,主要分佈在北部和阿爾卑斯山地區。歐洲湖泊多為冰川作用形成。阿爾卑斯山麓分佈著許多較大的冰磧湖和構造湖,山地河流多流經湖泊。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複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
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溼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溼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
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
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和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美國大盆地西南部、科羅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極群島和格陵蘭島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
每年5-10月,北美洲東南部常受颶風侵襲,往往造成嚴重災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強烈的暴風和陸龍捲風。西風在翻越落基山脈後,於東麓形成欽諾克焚風。
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溼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
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 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介於26-28℃之間,遠不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熱帶地區炎熱。南美洲各地氣溫的年較差較小,不象亞洲、北美洲那樣變化劇烈。
全洲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70%以上,為各洲中沙漠面積較小的一洲。 水系: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
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過1 000千米的有20多條。
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佈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終年不凍。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
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的荒漠高原地區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多冰川湖;內流區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 大洋洲 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海洋性氣候。
絕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8℃之間。最涼月平均氣溫為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向赤道由16℃遞增到25℃;南半球從南緯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遞增到25℃;紐西蘭的南島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山區可達0℃以下。
最熱月平均氣溫,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起向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由24℃遞增到28℃以上;南半球從南緯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亞西北部,由12℃遞增到32℃。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克朗克里極端最高氣溫達53℃,為大洋洲最熱的地方。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區。
夏威夷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 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較多的地區之一。新幾內亞島北部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屬全年多雨的熱帶降水區,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亞北部、新幾內亞島北部及馬紹爾群島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達3 000 000毫米,背風坡則僅1 000毫米左右。
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島東南沿海屬暖季降雨區,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50%。澳大利亞東南部及紐西蘭屬各月降水較均勻、但以冬季稍多的溫帶降水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 000毫米以上,個別地區高達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亞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屬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冬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40-60%。
南極洲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風大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2℃,為世界最冷的陸地。
全洲平均風速17-18米/秒,沿岸地面風速常達45米/秒,最大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力最強和最多風的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僅大陸邊緣地區可達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大陸內部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極點附近幾乎無降水,空氣非常乾燥,有「白色荒漠」之稱.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由什麼組成的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由大氣 海洋 陸面 冰雪及生物圈等組成的。全球氣候系統是指決定整個地球氣候的形成 分布 特徵和變化有直接和間接影響的多個環節組成的子系統,包括大氣 海洋 陸面 冰雪及生物圈等。系統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不但有物理的 化學的和生物的,還具有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
蘭州氣候和河北氣候的區別,蘭州氣候的特點?
蘭州位於內陸地區,降水量比較少,氣溫年較差要大一些。河北省位於沿海地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比較豐富,氣溫年較差相對比較小。蘭州比石家莊更難適應。因為蘭州空氣比較乾燥。石家莊相對來說好多了 蘭州氣候的特點?您好 我 生在蘭州長在蘭州 現在在廣州上大學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1.首先,蘭州是典型的溫帶大陸...
新疆的氣候特點新疆氣候的三個特點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 年日照時間達2500 3500小時 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 1月 平均氣溫在準噶爾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