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y神級第六人
清朝晚期出現了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軍事家,他們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此四人因前期鎮壓太平天國有功,而後期為富國強兵,興實業,練新軍(特別是北洋水師及北洋新軍),為中國近代化開先河
晚清四傑是哪幾位?
2樓:謀臣來了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
3樓:小小菲蟲兒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
4樓:西方張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雪巖
5樓:匿名使用者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彭玉麟
晚清四傑張之洞在歷史上有什麼貢獻和地位
6樓:史談歷史
在清朝的末期,國家飄搖不定,隨時都有倒的可能,那麼在這時期還有沒有名仕出現呢?其實不管是亂世還是盛世都會有名人出現,張之洞就是其中一個!《張之洞》,按照當年明月的排法,全是袁崇煥一類的人,無法改變歷史的走向,他身上始終有時代的侷限性。
從他對康有為的態度變化即可得知。繼續讀,始終是一位風雲人物,當時的先行者。張之洞在歷史上的地位,張之洞後人有多少現狀!
張之洞清朝末代丞相一生政績頗豐,興辦新式教育,發展軍工及重工業,為整個中國文化建設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僅如此,現在武大,華農等多所高校都是張之洞創辦的學校的前身。
張之洞共有13個兒子,這些兒子們後來有些結婚生子,繼續延續張家香火。張之洞是清朝時期著名的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也是晚清名臣,對整個教育,重工業等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張之洞於2023年去世,那麼去世後其後人怎麼樣了呢?
張之洞嫡孫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公認的中國心理學奠基人張厚粲被聘為陽明心學與當代社會心態研究院學術顧問。
5歲上小學,21歲大學畢業,雖然沒從事傳統文化研究,但還是深受影響。張厚粲說,2023年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負責心理學的教學。心理學曾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東西,她因封建官僚家庭出生和資產階級餘留兩個身份,作為一號批判物件被批鬥了20年。
2023年代,張之洞孫女的身份不再困擾張厚粲,於是開始前往貴州尋覓先輩留下的足跡。那時,貴州的道路可沒這麼好,總是顛簸得不行。老人以洪亮的嗓音表達自己對貴州變化的驚喜。
兒子:張權,後結婚生子,生有兩個女兒,取名張遵顏,張遵領(張之洞的孫女)。
兒子:張仁蠡(是第十三個兒子),生有一女張厚粲,現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心理系教授。
兒子:張厚珹,張厚珕,現在北京自來水集團公司擔任工程師。
兒子:張厚玫,在美國發展多年,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
曾孫:名叫張法鶴,一直在臺灣發展。
張之洞後人活躍於各行各業,為著中國發展努力奉獻著。100多年前,張之洞大力推行者新政,發展實業,興辦學校搞教育,練習新軍提高軍隊戰鬥力,修鐵路,加強市政建設,發展商務,張之洞是在湖北大力推行新政的,但是他不僅推進了武漢這一塊的建設更是推進了整個中國的近代化建設。
在張之洞120週年紀念座談會上,主辦單位邀請了張之洞的嫡孫女及張之洞創辦的火藥廠的首批負責人徐建寅的後裔來參與。
嫡孫女張厚表示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祖父,張厚是張仁蠡(第十三子)的女兒。張之洞去世的時候,張仁蠡還是個9歲的小男孩,現在這個9歲男孩的女兒都已經是82歲的高齡人了。張厚一直從事著心理學工作,是心理學奠基人之一,不僅如此身兼多職,任過***參事,國際心理副主席等多個職位。
2023年,張之洞出生了,生在興義府官舍(其父親任知縣的地方),排行老四。張之洞出生於一個仕宦家庭,他的祖父及曾祖父,父親都是通過科舉入仕,任職地方官。張之洞自幼聰慧,天賦異稟,5歲的時候入私塾接受教育,13歲之前就將四書五經等在內的儒家經典學習完畢,不僅如此還學了史學,經濟學等其他學科類,甚至自學了包括《孫子兵法》在內的多本兵學名著。
2023年,13歲的張之洞回到家鄉參加縣試,中秀才;15歲參加鄉試,中進士資格;27歲,中第三名進士及第,成功進入翰林院,開啟了仕途之路。
2023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任兩廣總督,啟用退休老將,擊敗法軍,同年設立學堂書院,武裝及文事教育共同進行。
2023年-2023年,張之洞任職湖廣總督,擔任洋務派首領,這段期間,大力扶持民族工業,這段期間先後開辦了鐵廠,兵工廠,煤礦,織布局等工業企業,還建造了蘆漢鐵路,為中國的工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2023年,張之洞創辦自強學堂。
2023年,張之洞反對戊戌變法,提出自己的理論。
2023年,張之洞開始大力支援教育業,擬定學堂章程,創辦師範學堂。
2023年,被授予大學士之位,同年與袁世凱一起被授予軍機大臣知之職。
2023年,張之洞去世,享年72歲。
張之洞是病死的,病逝於2023年,享年72歲。張之洞是晚清名臣,特別注重教育和治安,張之洞創辦了首個幼兒園,還創辦了其他的一些教育機構,不僅如此,還修建了鐵路,鋼鐵廠,棉紡廠,煤礦等多個工業機構。張之洞對於中國的工業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
當年,朝野評價張之洞的政績,有人用的是「乏善可陳」四字。近年,一些研究晚清史和**史的學者將張之洞稱為超越孫中山、袁世凱的清王朝「頭號掘墓人」。而張之洞的真正面目又是何樣?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2023年11期,作者王開林,原題為《張之洞:清王朝的「頭號掘墓人」?》
2023年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隨著晚清洋務派的總體評價不斷走低,張之洞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價值也長期跌落不起,這位晚清儒臣、洋務巨擘被斥為「洋奴」、「漢奸」和「民族投降主義者」。但近年,一些研究晚清史和**史的學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張之洞的另一個角色定位上——他竟超越孫中山、袁世凱,被誇讚為清王朝的「頭號掘墓人」。張之洞以良相自期、以忠臣自許,在湖北經營十餘年,編練出一支精銳的新軍,本想延長帝國的氣數,結果事與願違,一次擦槍走火就震斷了王朝的筋脈。
歷史的玩笑開得如此之大,確實令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歷史的真相是一幅幅若隱若現的拼圖,瞎子摸象不行,盲人捫燭也沒用,多保持一點耐心和好奇心則會收穫更豐。我們通過史料去看「捉摸不透」的張之洞,面目未必清晰,但儘量尋找一些原始細節,加以比對和甄別,總比妄下定論更有意義,也更有趣味。
7樓:冰封心事
我對他的評價是「被譽為武漢之父,親手打造這座強大的城市,但最終被其埋葬」。
張之洞,字孝達,別稱「張香帥」,2023年跟隨父親出生在貴州,祖籍是河北南皮縣。2023年,26歲的他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翰林院,開始了46年的仕途生涯。張之洞曾擔任過山西巡撫(今山西等地)、兩廣總督(今廣東、廣西等地)、兩江總督(今江蘇、安徽、江西、上海等地)和湖廣總督(今湖南、湖北等地)。
作為地方實權派的「張香帥」可以說主政過大半個清朝,但他的高光時刻還是跟湖廣聯絡到了一起。從2023年12月在武昌下船到2023年9月進京任職,除去中間短暫出任兩江總督,張之洞在武漢整整待了17年。正是他大展巨集圖的17年,也是武漢走上近代化快車道的17年。
上任湖廣總督後他幹得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設漢陽鐵廠。這位中年人四處奔波尋找合適選址,親自出馬向各方貸款籌錢,在他的力排眾議和竭盡全力下,2023年6月28日,漢陽鐵廠1號高爐生火開煉。高興的張之洞,視察了整整7天。
此後還建立了織布局、紡織廠、槍炮廠等大量企業,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經濟的發展,縮小了與西方的差距。
鐵廠完工後,張之洞又掛帥修建盧漢鐵路,這條縱貫北方與中部的大幹線便利了漢口到京城以及沿線城市的交通,極大地促進了人員、物資的流通,也打破了江城僅依靠驛道、水運運輸的格局,九省通衢的雛形也開始形成。
躊躇滿志的張之洞,將洋務報國的一腔熱血全部噴灑在這裡,張之洞被世人譽為「江城之父」。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武漢三鎮發展迅速,一躍成為第二大城市,「駕乎津門,直追滬上」。
如此偉大的功績,為何又說張之洞被其埋葬呢?
張之洞是封建地主階級,他大幹一場的本意是在大興洋務,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統治,但嘲諷的是,正是他精心治理的此地,推翻了300餘年的大清王朝。
張之洞大辦新式學堂培養一大批有志之士,大開近代化之風氣的江城,湧動著思想解放的潮流。這為以後逼迫清帝退位埋下了種子。他注重用所造槍炮編練新軍,史稱湖北新軍。
由於青年人思想活躍易於接受新知,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黨抓住機會在新軍宣傳發展成員,最終在2023年10月10日舉行武昌首義。
「王師」變「義軍」,苦心經營武漢近20載的張之洞自掘墳墓,他的大清王朝也被自己親手打造的城市所埋葬。
所以說張之洞「被譽為武漢之父,親手打造這座強大的城市,但最終被其埋葬」。
雖然封建王朝被推翻了,但武漢的成就保留了。
而這些努力也沒有白費,儘管晚清朽木難救,但仍然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8樓:角落行人
張之洞清朝末代丞相一生政績頗豐,興辦新式教育,發展軍工及重工業,為整個中國文化建設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僅如此,現在武大,華農等多所高校都是張之洞創辦的學校的前身。
初唐四傑指哪幾位詩人,初唐四傑指哪幾位詩人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的合稱,簡稱 王楊盧駱 一 王勃 字子安,絳州龍門 今山西河津 人。曾任虢州參軍,他年幼時寫的駢儷文 滕王閣序 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久為眾口傳誦。據說他寫文章之前,把筆墨紙硯準備好,飲酒後蒙被而睡,醒後一揮而就,不改一字,時人稱為 腹稿 ...
初唐四傑是誰
王勃。初唐詩壇,出現了四個才華橫溢的青年詩人 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他們以文章齊名天下,人們稱之為 四傑 而被推為 四傑之冠 四庫全書總目 的則是 神童 王勃。初唐四傑是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為 王楊盧駱 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
蘇軾識四傑,蘇軾和那三位是詩人是初唐四傑
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初唐四傑 是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的合稱,簡稱 王楊盧駱 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蘇軾是宋朝的好嗎?初唐四傑是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簡稱 王楊盧駱 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