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謎語拾級而上,成語拾級而上的意思是什麼?

2021-05-15 15:35:50 字數 5405 閱讀 2010

1樓:僑中黃建成

進身之階

jìn shēn zhī jiē

【解釋】進身:上升;階:臺階。使身體能夠上升的階梯。舊指藉以提拔升遷的門路。

【出處】元·胡柢遹《紫山大全集·禮論》:「殊不察自即位以來,所聞之言無大利害,適足以為口舌者進身之階,虛失待大臣之體,瀆上下之分。」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指藉以提拔升遷的門路

【近義詞】墊腳石

【例句】此行倘有~,必當舉薦吾兄。(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七回)

【英譯】a stepping stone

2樓:百舟渡海

步步登高

【解釋】: 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順利,職位不斷高升。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曰:『步步登高時如何?』師曰:『雲生足下。』」

成語「拾級而上」的意思是什麼? 20

3樓:熱詞替換

拾級而上意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常用於形容人們爬樓梯或登山時一步一步往上登。

4樓:小美眉

拾級而上

「拾」讀shè   漢語中有一個詞兒:「拾級」。「拾」讀shè,

解釋「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5樓:匿名使用者

【拾級而上「拾」讀shè 】 解釋:「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記錄:引用禮記的話:「拾級聚足,速步以上」:

6樓:夢兒

「拾」讀shè

「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記錄:引用禮記的話:「拾級聚足,速步以上」:

7樓:匿名使用者

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爬。記錄:引用禮記的話:

「拾級聚足,速步以上」 選我啊!!!

8樓:匿名使用者

「拾級」。「拾」讀shè,「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9樓:你1我

一步一步踏著臺階上樓

拾級而上是不是成語

10樓:寒雪雲飛

是成語。

拾級而上

「拾」讀shè   漢語中有一個詞兒:「拾級」.「拾」讀shè,「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11樓:左腳流的一滴淚

是..................

成語謎語:天籟

12樓:默待花開緩緩歸

不同凡響。天上的聲音不同於凡間的響聲。

拓展資料:

不同凡響:形容人或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指文學作品方面。出自於唐·程太虛《漱玉泉》:「天然一曲非凡響;萬顆明珠落玉盤。」

示例:(1) ***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

(2) 王導演,你這場戲的設計,真是自不待言,不同凡響啊!

(3) 你可以做最不同凡響的事情,無論發生什麼。

(4) 哥哥下圍棋還真是不同凡響,在這次全市業餘棋手大賽中竟然得了冠軍。

(5) 王導演,你這場戲的設計,真是自出機杼,不同凡響啊!

13樓:僑中黃建成

不同凡響

bù tóng fán xiǎng

【解釋】凡響:平凡的**。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處】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自學之聲發,每響必中於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響。」

【結構】動賓式。

【用法】含褒義。多用於文學、藝術作品。用於人時表示才能出眾;本領高強。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凡;不能讀作「fǎn」。

【辨形】凡;不能寫作「幾」。

【近義詞】與眾不同、卓爾不群、出類拔萃

【反義詞】平淡無奇、不過爾爾

【辨析】~與「與眾不同」有別:~偏重在不平凡;很出色;多比喻文藝作品超過一般水平;「與眾不同」偏重在不平常;很特別;多形容人的五官、衣著等跟人家不一樣。

【例句】

(1)這個人的才能~。

(2)想不到這件~的時裝;是一位不滿20歲的小姑娘設計的。

14樓:劍王牙

不同凡響

bùtóng fán xiǎng

[釋義] 凡響:平凡的**;不同於平凡的**。原指演唱特別出色;後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語出] 唐·程太虛《漱玉泉》:「天然一曲非凡響;萬顆明珠落玉盤。」

[正音] 凡;不能讀作「fǎn」。

[辨形] 凡;不能寫作「幾」。

[近義] 與眾不同 卓爾不群 出類拔萃[反義] 平淡無奇 不過爾爾

15樓:小丫頭洛慧

天籟(打一成語)(打一成語謎語)

謎底:不同凡響

不同凡響

[釋義] 凡響:平凡的**。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處] 唐·程太虛《漱玉泉》:「天然一曲非凡響;萬顆明珠落玉盤。」

「拾級而上」是什麼意思?

16樓:熱詞替換

拾級而上意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常用於形容人們爬樓梯或登山時一步一步往上登。

17樓:聯盟第七先遣軍

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

拼音:shè jí ér shàng「拾級而上」。

拾:讀作shè,其中「拾級」為漢語中的一個詞語。「拾級」意為「逐級登階」 。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

擴充套件資料

「拾級」語出《禮記·曲禮上》:「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這段話說的是古人待客上臺階的禮節。

由於「拾級」是「登上臺階」,所以後來組成「拾級而上」這一成語,用來表示「登上一個臺階再登上一個臺階地往上升」中山陵的臺階很高階很多用「拾級而上」表述登這樣高的臺階很合適。

例句:1,循聲望去,山道盤折迂迭,有野樹蓬蒿相遮,愈拾級而上,更是雲蔽霧鎖,竟是一眼探不清這蒼茫崑崙山的盡頭在**。

2,拾級而上,但見小路曲折,巨石縱橫,花木扶疏,景色清幽,真是怡人怡神之地。

3,當天上午,來自臺灣的各進香團隊,恭奉著本宮媽祖,拾級而上,至湄洲天后宮媽祖金身駕前,虔誠進香。

4,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秋日裡五彩斑斕的大自然景觀,紅色的楓葉、綠色的松柏、黃色的銀杏,還有散點在林間的一株株獨特的野蘭花。

5,寺中以自然形成的山石鑿修磴道,拾級而上是山門前殿,殿額高懸「白雲寺」。

18樓:匿名使用者

拾級而上拾級=shè漢語中有一個詞兒:「拾級」。「拾」讀shè,按《辭源》的解釋,「拾級」是「逐級登階」的意思,並引用禮記的話:

「拾級聚足,速步以上」;《現代漢語詞典》對「拾級」的解釋是:逐步登階。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達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19樓:文夏蘭屠虹

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

基本資訊:

拼音:shè

jíér

shàng「拾級而上」,「拾」讀作shè,其中「拾級」為漢語中的一個詞語。「拾級」意為「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

出處:「拾級聚足,連步以上」——《禮記·曲禮上》

白話釋義:主人登上一階,客人跟著登上一階,每階都是先舉一足,而後舉另一足與前足併攏,如此這般地一步接著一步地上去。

擴充套件資料:

拾級而上用法不當例項:

可是,一家很有影響的出版社出版的**有這樣的描寫:「他和她玩興正濃,看到山下的景緻別有一番情趣,就攜手沿著下山路拾級而下……」顯然,作者和編者都沒注意這個問題,造成用詞不當的現象。(肖章《中國中學生報》第1061期)

長篇**《蹉跎歲月》寫的是貴州山區生活。第三章寫到書中主人公柯碧舟代替別人到

望哨棚,必經一條山道;關於這條山道,作者是這樣寫的:「兩人寬的拾級而上的青崗石山道,忽陡忽緩,忽彎忽拐……」

這裡,一連用了三個定語:兩人寬、拾級而上、青崗石。第一個是說明山道的寬窄,第二個想來是形容地勢的高低,第三個則是交代山道構成的材料,再加上後面的「忽陡忽緩,忽彎忽拐」,這條山道留給讀者的印象是清晰的。

遺憾的是,「拾級而上」用得不妥。

20樓:進又槐同燦

表示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拾級而上

開放分類:

成語、短語

拾級=shè

漢語中有一個詞兒:「拾級」。「拾」讀shè,按《辭源》的解釋,「拾級」是「逐級登階」的意思,並引用禮記的話:

「拾級聚足,速步以上」;《現代漢語詞典》對「拾級」的解釋是:逐步登階。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達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可是,一家很有影響的出版社出版的**有這樣的描寫:「他和她玩興正濃,看到山下的景緻別有一番情趣,就攜手沿著下山路拾級而下……」顯然,作者和編者都沒注意這個問題,造成用詞不當的現象。(肖章

《中國中學生報》第1061期)

21樓:譚豐羽富珺

拾」讀shè

漢語中有一個詞兒:「拾級」。「拾」讀shè,

解釋「逐級登階」

因此,「拾級」只能與「而上」組成短語,表達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登。

記錄:引用禮記的話:「拾級聚足,速步以上」:

外傳:可是,一家很有影響的出版社出版的**有這樣的描寫:「他和她玩興正濃,看到山下的景緻別有一番情趣,就攜手沿著下山路拾級而下……」顯然,作者和編者都沒注意這個問題,造成用詞不當的現象。

(肖章《中國中學生報》第1061期)

長篇**《蹉跎歲月》寫的是貴州山區生活。第三章寫到書中主人公柯碧舟代替別人到

望哨棚,必經一條山道;關於這條山道,作者是這樣寫的:「兩人寬的拾級而上的青崗石山道,忽陡忽緩,忽彎忽拐……」

這裡,一連用了三個定語:兩人寬、拾級而上、青崗石。第一個是說明山道的寬窄,第二個想來是形容地勢的高低,第三個則是交代山道構成的材料,再加上後面的「忽陡忽緩,忽彎忽拐」,這條山道留給讀者的印象是清晰的。

遺憾的是,「拾級而上」用得不妥。

作者這裡寫的是「道」,而「拾級而上」只能用於人,是對於人在山道上逐級攀登的一種動態描寫。關於「拾級」,歷代學者的說法並不一致。東漢的鄭玄讀拾為涉,「拾級」即涉歷梯級。

唐代的顏師古則認為此說「近乎穿鑿」,「拾者猶如一一拾取」。涉歷也好,拾取也罷,學界儘可繼續**;「拾級」不能用來形容山道自身,則是顯而易見的。

在此希望大家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