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手機使用者
(1)①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消費又反作用於生產,農民工工資水平提高,有利於提高農民工生活水平,有利於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
②農民工工資水平的提高,導致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有利於刺激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
③部分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
④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促進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每點3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適當給分)
(2)①文化對人們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農民工深受鄉村文化的影響(3分)
②城鄉文化的差異性,影響人們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3分)
③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鄉村文化深刻地影響人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分)
④政治、經濟決定文化,農民工的職業和身份,鄉鎮管理與政治體制、社會公共服務滯後,使得農民工缺乏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分)
試題分析:(1)本題要求學生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出現的變化帶來的有益影響。從設問中看出,解答本題必須通過仔細分析材料,從中找出變化情況,並根據這些變化概括出其有益影響。
對於題中材料「拉動了農民工工資的提高」這一變化,學生既可從收入對消費的影響角度說明,也可從用工成本增加對企業的影響角度回答;對於題中材料「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資金密集型產、業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一變化,學生可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以及優化產業結構角度說明。
(2)本題以農民工難以融入城市的事實為材料,要求學生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本題材料中「職業與社會身份的分離」、「城市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缺失」、「鄉鎮管理與政治體制」、「社會公共服務滯後」等對於學生解答本題影響至關重要,要尤為注意。學生可從經濟政治與文化的關係、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及表現、傳統文化的相對穩定性等方面說明,解答本題學生只要找準答題點即可。
1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 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 溝通 共享的強大功能。該片的走紅啟示我們文化傳承和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的作用。3分 該片從綿延數千年的中華飲食文化說起,展示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澱與傳承,啟示我們文化傳承和發展需要批判繼承 古為今用,需要推陳出新 革故鼎新。3分 該片展示了各地民俗民風與多樣的美食文化,...
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bai1 大國合作 聯合國家宣du言 的簽署 國zhi際反法西斯聯盟dao的建立 雅爾塔會議召回開。3分,答出 答其中一個即可。實質 美國要領導世界或稱霸世界。2分 2 政策 冷戰政策。2分 表現 政治 杜魯門主義 經濟 馬歇爾計劃 軍事 成立北約。6分 3 變化 由戰時合作走向戰後對立 2分 本題...
2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中國
1 絲綢之路繁榮了商業 2分 有利於促進商品中蘊含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及國家之間交流與發展 2分 絲綢之路促進了科技 宗教 藝術等的交流 借鑑與融合,2分 有利於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2分 2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4分 中阿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依託歷史文化資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