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

2021-05-28 22:03:05 字數 437 閱讀 8084

1樓:匿名使用者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我們要搞好經濟建設,這就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從這個角度看,題目中的觀點是有道理的。?

(2)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只有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如果只重視經濟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就會導致社會經濟的畸形發展。?

(3)所以,搞好經濟建設是實現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還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

本題主要培養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方面,片面強調經濟的觀點是錯誤的。但同時也必須看到實現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首先要發展經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背景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召開背景 文革結束後,當時的 領導人提出兩個凡是的方針,使得人們在建設路上迷惘 徘徊。主要內容 充分認識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和偉大成就,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和寶貴經驗,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 思想 理論和 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試述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1 時政是時事政治的簡稱。就是某個時間段發生的國際新聞,從國際局勢出發縱覽全域性,概括性比較強從大局出發的事件。2 時政新聞則是關於國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主要表現為政黨 社會集團 社會勢力在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係方面的方針 政策和活動。它是由政治關係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決定的。1...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哪些要求

主要是六點要求 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在發展平衡性 協調性 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兩個 倍增 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過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第四,通過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