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來形容70年代生人,具體特徵是什麼

2021-05-22 10:28:53 字數 5576 閱讀 3895

1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是復唱著「我在馬制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bai交到警察叔叔手裡

du邊」這首歌zhi,一個蘋果分兩半,吃了奶糖留dao糖紙,生於七十年代的人,是最後一撥這樣的人:

是最後一撥有過小時候要到別人家看電視,死活賴著不肯回家,被爸媽打的經驗的人;

是最後一撥過六一節還必須找齊了白襯衫、藍長褲的人;

是最後一撥和泥巴、過家家、彈彈子、拍畫片,揹著軍用水壺、揣著茶葉蛋春遊的人;

是最後一撥看過黑白小人書的人;

是最後一撥享受過最純最動人的日本動畫片,到八十歲仍能張口就來一段《鐵臂阿童木》主題歌,到九十歲仍記得《森林大帝》裡的小獅子leo;

是最後一撥有幸目睹過香港無線的諸多武俠劇的人,看《射鵰》裡的翁美玲讓我們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絕代雙驕》又讓我們成了梁朝偉的終身影迷。

是最後一撥還曾為費翔意亂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擔了大興安嶺火災罪責的現在還算是年輕人的人;

是最後一撥在中學畢業時都要含著眼淚唱小虎隊的《驪歌》中的「南風又輕輕地吹送,相聚的光陰匆匆……」和《再見》中的「請相信我們明天一定會再見,就像白雲離不開藍天……」的人。

70年代生人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2樓:

生於70年代人的觀點

1、生於60年代外加熱血青年

整個上世紀80年代,好像就是個讀書比吃飯還重要的年代,好歹「飢渴」了那麼多年,自然個個如海綿吸水。60年代出生的那撥人,算是趕上了好時代,整個知識大**,「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好傳統被重新恢復。拿「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比喻考大學,便是那時傳下來的「恐怖傳說」。

那時候也沒啥物質消費,書價也便宜。現在一本書能賣個幾萬冊已值得彈冠相慶,若擱在那時,只能算是「另類小眾讀物」。於是,人人都不遺餘力地把自己造就成文藝青年、哲學青年、搖滾青年,外加熱血青年。

不要說是大學生,即便是高中文化程度,哪個家裡沒有一套「拿來叢書」或是若干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西方文學經典,「五角叢書」更是居家必備。那個才叫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運動。

60年代出生的人讀那麼多書,雖然未見得樣樣精,卻真正稱得上「淹通書史」。講起這個流派,那個作家,簡直如數家珍,仿似自家親眷。所以和這撥人聊天最有趣,隨便把犄角旮旯裡讀到的野史什麼的演繹成一驚一乍的段子,最是下飯。

當然碩果猶存,到現在還保持「憤青」本色的60年代生人者已不多了。如今,他們絕大多數是中流砥柱,雖然大把賺著鈔票,卻還保留著些許心底的理想主義。當他們在面試諸多70年代生,或者80年代生的小孩時,若偶爾遇見一個口若懸河大談詩歌、藝術、哲學的應徵者時,儘管此人百無一用,卻也不捨得將他拒之門外。

關起門來,在公司裡和自己搭檔一下做做小友也是好的。

但也有個把繼續成為「老文青」,誓將自己的青春期一直保持到更年期。仿似外界洶湧澎湃的物質生活與自己絕緣,新鮮事物統統看不慣。他們若是用電腦、pda把自己武裝起來,那幾乎可堪「母豬上樹」。

2、生於70年代7分力氣10分結果

70年代出生的人相對則腳踏實地得多。儘管允許自己內心仍有理想主義的一片天地,卻始終敵不過物質時代的**。青春期時,眼見身邊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沛,實在不甘寂寞做燈下的書蠹。

雖然個把人還夢想擁有一位「精神導師」,卻難敵「財富人生」來得實惠。再加上職業生涯伊始時,正趕上**瘋長、it新貴紛紛出爐,一轉眼窮小子變富翁的神話一直對他們有影響。於是,勤耕細作者有之,空手套白狼者有之,總而言之,堅決要把自己變成有產者,哪怕只是很虛幻地過一種有產有閒者的生活也好。

上世紀90年代是他們的青年時期,一切都開始越來越市場化,知識不再**,反倒速食的資訊開始大**。有用沒用成了他們判斷的基本標準,決不把時間浪費在「形而上」上。即便是寫作,也追求「出名要趁早」,以話題搏出位。

他們與社會的相處,越來越有技巧性,他們比自己的前輩更懂得公關的重要性,而不僅僅只是靠自身的實力。他們追求花7分力,取得10分的結果。

當然,他們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坐在家中世界潮流皆掌握,仿似站在世界中心。國際大公司的紛至沓來,也把他們培養成中國有史以來最具實力的職業經理人。然而伴隨著財富的到來,他們也堅決地成為了西式生活方式的實踐者。

上咖啡館、玩dv、健身……他們是上海時尚最主流的倡導者。他們成了最會玩的一群人,儘管玩得並無創意,卻依樣畫瓢,有模有樣。

對於他們來說,不知道黑格爾是誰沒關係,不知道路易·威登是什麼才算得上大大的錯誤。

3、我們生於70年代:露天電影的回憶

僅僅隔了幾年,80年代和70年代卻有那麼大的差別。就像對於梁朝偉,在我們眼裡他是《花樣年華》裡條紋西裝和憂鬱眼神,而在70年代的哥哥那裡,他卻是韋小寶式的頑皮搞笑和無厘頭。

60年代生人沉迷於文學,80年代新新人類在影視和網路中泡大,而70年代生人,是他們開動了中國人對流行文化的觸角。也許只有在卡拉ok的時候,70年代們和60年代們的差距才真正拉開了---因為他們哼不出樣板戲中的任何一句。但是不要緊,2023年的羅大佑演唱會,生於70年代的哥哥乘飛機去聽,門票多貴也在所不惜,他說,演唱會上的觀眾大半和他年齡相仿,幾乎每一首歌他們都可以跟著唱下來,每一句歌詞他們都銘記在心底。

還有齊秦,還有崔健……「我們生於70年代」!哥哥很自豪地這樣說。他們可以不要有線電視,可以不要寬頻網路,但他們不能沒有**,老歌、老電影、老動畫片,他們都樂於重新翻出來回味。

露天電影對於他們就像是「歡樂總動員」,**露天電影時的沸騰氣息,70年代生人們記憶猶新,那份喜悅和迫切的心情,是70年代生人最早的對於大眾娛樂的記憶。哥哥說他印象最深的一部是《大西洋底來的人》---這也許可以算做中國人接觸到的第一部科幻片了吧,哥哥說,當年游泳池裡多了一種泳姿---麥克式,當然沒有一個人能用這種泳姿游出20米。\

ps: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70年代出生的人在思想上有什麼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聽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比較幸福

沒像六十年代的人吃了那麼多苦

聽說年紀是確確實實有的這無可推託

但是心態著實可以和**十年代的人拼一下子

聽說境遇有點不公平

但是絕對獨立性很強

聽說有點彷徨加叛逆

但是大多數很相信愛情哦..

4樓:匿名使用者

兼於60年代和80年代之間,既能接受80.90年代的思想,也能理解60年代人的觀點

怎麼來形容70後、80後、90後特徵或性格的褒義詞、貶義詞。

5樓:我不是小弋

70後剛好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他們保守,他們傳統.

80後生在改革開放的中期,大量國外先進開放的思想引入中國,深深影響了80後的人.他們同時接受的是傳統保守的教育.剛好夾在這兩種極端思想的中間.

想放放不開,說保守也守得很牢. 概括起來說就是:思想開放,行為保守.

綜合矛盾體.

90後則完完全全接受的是大量國外的開放思想,如今再傳統的思想教育也難以束縛他們的思想.他們想愛就愛,愛恨只在一念之間.21世紀新人類

6樓:勢能學習

1、70後: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後的。

80後:而我們,拒絕加班!

7樓:匿名使用者

70後的我不知道

我是80後的,80後的人可能會有點自我,說的不好聽點就是有點自私,這部分人大多都是獨身子女,從小家裡就慣著,基本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吃過什麼苦。考慮問題和做事就有點單幹。

90後就不知道了

8樓:匿名使用者

70後變革

80後矛盾

90後腦殘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生人的性格或心理特徵分別是什麼?

9樓:90後的

70後很務實,抄現在能夠自食其力襲,比較安居樂業

80後很有思想,很有思想。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有的甚至為了事業放棄愛情,所以有可能出現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的情況。

90後對世界充滿驚奇,他們很想體驗一切事情,有的讓大人不理解,認為90後是腦殘,是小白痴,但是90後很希望大人能夠理解他們,其實他們內心很孤獨。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各有什麼特徵?

10樓:孤單被註定

60年代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

當我們需要讀書的時候,趕上了*****;

當我們需要就業的時候,趕上了裁員;

當我們要養家的時候,國營賣掉;

當我們需要生育的時候,國家只讓生一個;

當我們教育子女的時候,碰上了會說"外星文"的90後;

當我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碰上了只會讓人照顧的2023年代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買不到;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吃肉要靠票;

當我們需要信仰的時候,信仰崩潰了;

當我們需要理想的時候,理想泯滅了;

當我們需要精神鼓勵的時候,我們被物慾世界包圍了;

當我們要買房子的時候,福利房沒有了;

當我們要上大學的時候,大學生貶值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工作要靠自己找了;

當我們要談戀愛的時候,愛情也變成錢情了;

當我們生小孩的時候,小孩只能要一個了;

當我們要孝敬老人的時候,我們上面有六個老人。

80年代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我們要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

當我們沒找物件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

當我們找物件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

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能當領導的;

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只能洗廁所的;

當我們沒生娃的時候,別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當我們要生娃的時候,誰都不許生多個的。

90年代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奶粉裡都有毒了,

當我們長身體的時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當我們要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亂收費了,

當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畢業就是失業了,

當我想努力賺錢的時候**倒了,

當我想努力談戀愛的時候帥哥都成gay了,

當我想追求一切流行的時候,又開始非主流了!

--生於60年代的那些前輩們:

因為抓住了改革開改的初期的諸多機會, 經過當初的艱苦創業,至今已經是事業有成, 現在要不是企業主, 要不就是企業中的中高層管理階層, 已基本不再為生活而疲於奔波了.

---生於70年代.

就業時已基本到90後, 碰上那時的房價初期, 能30%進入大學, 畢業後卻趕上不分配, 但卻在南方找工作更不用愁, 如果抓住了房價, 有基礎多買了幾套, 現在也算是進入到社會主義的中級階段了.

---生於80年代.

碰上大學擴招, 現在也開始出來參加工作, 卻碰上房價高攀, 工作卻更難找.

甚至碰上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到底還有什麼更多更好的機會呢?

---生於90年代的弟弟妹妹.....現在正在學校讀書.

"人之初, 性本善, 狗來了, 它不叫....."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生人的性格或心理特徵分別是什麼

年代出生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因為他們的心裡形成過程與生存的環境有很大關係,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特點 六零後解解七零後,謙虛八零後,年輕朝氣,九零後熱情洋溢零零後幸福美滿一零後無憂無慮國泰民安!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一零後,這些年代出生人的心理分別由哪些?反正00後他其實是很悲的。容易...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人,各有什麼特徵啊

60年代的人那就是我爸媽年代的人。他們年代的人就是純正的社會主義,而且也是最後一批老紅軍思想觀念的人 至於70年代開始到往下年代那就是逐漸越來越資本主義思想觀念的人。60年代的人是經歷過苦日子的,相對落後相對儉省,簡樸,70年代思想不是很開放,艱苦樸素,80年代,改革開放了沒經歷過大災大難,生活條件...

70年代的人是怎麼生活的,70年代的人生活經歷了哪些

當時的物質非常匱乏生活非常艱苦但人的精神也很好社會風氣也很好。生活不外乎精神和物質的,區別不大 70年代的人生活經歷了哪些 七十年前的中國是怎樣生活的?70年前中國剛成立呢,物質生活肯定很貧瘠,但是那時候的人的精神很高尚。臺灣的教科書是這樣寫的,大陸同胞每天吃泥巴啃樹皮,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剛剛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