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刺繡中,蘇繡的針法特點是怎樣的

2021-03-19 18:24:25 字數 5635 閱讀 2974

1樓:漫閱科技

清代的刺繡,有蘇繡、

粵繡、蜀繡、湘繡四大系統。此外還有魯繡、京繡、杭繡、甌繡、閩繡、汴繡等。蘇繡的特點是針腳細密,色調典雅,配色多仿鬥彩、五彩、粉彩等瓷色,圖案多采用「留水路」的分面推暈的表現方法。

蘇繡的表現題材多為吉祥紋樣。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形成獨立的系統。

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各有什麼特點?請簡略說明,但也不要過分簡單

2樓:匿名使用者

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

湘繡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繡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

粵繡特色有:一是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二是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是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四是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五是繡工多為男工所任。

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繡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繡技,繡品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國的許多地區都有不同風格的刺繡產品,如上海的顧繡、北京的京繡、蘇州的蘇繡、廣東的粵繡、四川的卞繡、溫州的甌繡、山東的魯繡、湖北的漢繡,還有各少數民族的民間刺繡如苗繡、侗繡、瑤繡、土家繡等。19世紀中葉,以蘇、粵、蜀、湘等地刺繡產品銷路最廣、影響最大,被譽為「四大名繡」。

蘇繡江蘇地區以蘇州為中心產地的刺繡,稱為蘇繡。宋代,蘇州有專門從事刺繡品加工的繡坊集中地「繡花弄」,還有專供刺繡品生產原料**的「繡線巷」。明代對蘇繡影響較大的是顧繡。

顧繡名家有韓希孟等。清末民初,沈壽總結了中國傳統刺繡的各種針法,並將西方透視學、色彩學等畫理引入中國刺繡工藝之中。與沈壽同時代的另一位刺繡名家楊守玉則創立了「亂針繡」。

清代的蘇繡體現技藝嫻熟的一個標誌是雙面繡技術,20世紀中期以後,又創造出雙面三異繡(異形、異色、異針法)。

粵繡粵繡是我國廣東地區的刺繡。粵繡又分為廣繡和潮繡兩大流派體系。粵繡針法變化多樣,主要針法有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繞繡、凸繡等。

粵繡與京繡、蘇繡相比,針腳較為整齊。清中期以後,粵繡又分為絨繡、線繡、釘線繡、金絨繡四種型別,其中尤以襯浮墊的釘線繡最著名,此產品以潮州出品最有特色。另外廣州絨繡也很著名。

蜀繡蜀繡是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地方刺繡,又名川繡。蜀繡針法除參照蘇繡章法以套針為主外,還有擰針、暈針、紗針、蓋針、旋流針、編織針等多種蜀地獨特的繡法。繡品在用針特點上是短針細膩,針腳工整,粗細絲線兼用,線片齊平光亮,分色絲縷清楚,針跡緊密柔和,花紋邊緣處針腳齊整。

湘繡湘繡是我國湖南以長沙、寧鄉等地為中心的刺繡品統稱。傳統湘繡的用線極有特點,絲線輕過莢仁液蒸發處理後再裹竹紙拭擦,使絲絨光潔平整不易起毛,便於刺繡操作。還有織花線,每根線染色都有深淺變化,繡後出現自然暈染效果。

湘繡的擘絲技術極為精細,細若毫髮,從而超越顧繡中的「發繡」。湖南俗稱這種極為工細的繡品為「羊毛細繡」。湘繡的針法汲取蘇繡的套針加以發展,以摻針為其特色。

摻針俗稱「亂插針」,摻針體系又細分為多種,如接摻針、拗摻針和直摻針等,另外還有湘繡特有的旋遊針和蓋針等多種針法。

早在公元4世紀,十字繡就從土耳其經由義大利在歐洲傳播開來。最早的十字繡是用從蠶繭中抽出的蠶絲線在動物毛皮的織物上刺繡。這種十字繡在許多國家被人們用來裝飾衣服和傢俱。

由於各國的文化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都別具匠心。當刺繡教育在學校被忽視而導致刺繡受冷落時,十字繡仍舊以其繡法簡單,外觀高貴華麗,精緻典雅,別具風格而成為歐洲皇室貴族休閒娛樂的首選。

十字繡是一種起源與歐洲的手藝,最初是在宮廷中風行,後來傳入民間。廣泛流行於歐洲和美國以及亞洲等國家和地區。最早的十字繡是用從蠶繭中抽出的蠶絲線在動物毛皮的織物上刺繡,這種十字繡在許多國家被人們用來裝飾衣服和傢俱,由於各國的文化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都別具匠心。

十字繡在二三十年代曾經是歐洲女性的新寵。現如今再度受到矚目,為大眾所喜愛,是因為其刺繡方法簡單,短短的幾分鐘便能完全掌握。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製作自己喜愛的圖案,用來裝飾日用品,手機鏈,鑰匙圈,各式揹包,窗簾,沙發墊,檯布,裝飾畫等等。

各種刺繡的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刺繡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刺繡是一種在織物上用各種線料織出種種圖案的工藝。根據各種古墓出土的帛畫和刺繡等實物可知,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代,中國就已有華美的暗花綢和多彩刺繡。

目前在河南發現的商代刺繡實物,是中國最早的刺繡工藝品。這種刺繡花紋為菱形紋和折角波浪紋,在花紋線條的邊緣使用加絞拈的絲線,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年)的刺繡印痕發現於陝西省寶雞茹家莊的西周墓中。

這種刺繡採用今天還在使用的辮子股繡的針法,運用了雙線條,線條舒捲自如,針腳也相當均勻齊整,說明刺繡技巧是很熟練的。

這種絲織刺繡工藝品的生產,不僅對中國社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國際文化生活中也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與影響。到了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刺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繡品也成為對外輸出的主要商品。由於中國是絲綢的故鄉,自古以來,富者以「閨房繡樓」為貞,貧者以「善織巧繡」為業。

清代(公元1644~2023年),各地的民間繡品皆有傳統的風味,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繡,即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此外還有北京的京繡、溫州的甌繡、上海的顧繡、苗族的苗繡等,產地不同,風格各異。刺繡的針法有錯針繡、亂針繡、網繡、滿地繡等。

刺繡的花卉不聞猶香,飛禽栩栩如生。走獸神態逼真。 解放後,中國將油畫、中國畫、**等藝術形式運用於刺繡,使之達到遠看是畫、近看地繡的絕妙效果。

刺繡品的用途也進一步擴大,從戲劇服裝到日常生活中的枕套、檯布、屏風、壁掛及生活服裝等。此外,刺繡品還是中國傳統的外貿產品,經濟價值很高。

中國刺繡的特色和藝術價值,直接體現在四大名繡上。

蘇繡以針腳細密、色彩淡雅、繡品精細而著名,具有平、光、齊、勻、和、細、密等特點。題材以小動物為主。如《貓戲圖》、《風穿花》、《魚蝦圖》等。

近年來出現的雙面繡,兩面有同有異。如錨的眼睛,兩面顏色不一樣,十分引人入勝,其刺繡技藝之高超,是刺繡中的精品。

湘繡以寫實居多,色彩明快,以中國畫為底,襯上相應的雲霧山水、亭臺樓閣、飛禽走獸,風格豪放。特點是繡虎、獅等,以獨特的針法繡出的動物毛絲根根有力。人稱湘繡「繡花能生香,繡鳥能聞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

蜀繡構圖簡練,大都採用方格、花條等傳統的民族圖案,富有裝飾性。色彩豐富鮮豔,針法嚴謹,虛實適宜,立體感強,平整光滑。所繡物件有花蝶、鯉魚、熊貓等。

粵繡採用金銀線盤金刺繡,繡線平整光亮。構圖佈局緊密,裝飾性強,富有立體感。繡面富麗堂皇、璀燦奪目,多用於戲裝、婚禮服等。荔枝和孔雀是粵繡的傳統題材。

5樓:匿名使用者

歡迎來百度 刺繡吧 看看:

四大名繡的特點

6樓:o型血男孩

刺繡作為一個地域廣泛的手工藝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通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在我國除了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四大名繡"外,還有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地方名繡,我國的少數民族如維吾爾、彝、傣、布依、哈薩克、瑤、苗、土家、景頗、侗、白、壯、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繡。

四大名繡形成於十九世紀中葉,它的產生除了本身的藝術特點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由於市場需求和刺繡產地的不同,刺繡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開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產品銷路尤廣,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中國刺繡的「四大名品」

蘇繡,以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品的總稱,它是在顧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說到這裡,不得不先要說說顧繡,因為它對中國東部近、現代的剌繡影響太大太深了。顧繡原指明代上海顧家的刺繡,顧氏家族的顧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2023年)進士著稱。

他的孫子顧壽潛善畫,從師於董其昌。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工畫花卉,擅長刺繡,在顧家眾多的名手中堪稱代表,連董其昌看後驚歎地:"技至此乎!

"明代的商品經濟已較發達,由於顧家的刺繡名揚海內外,因此到了清代時,江南一帶的繡莊許多幹脆掛起"顧繡"的字號,廣義的「顧繡」便由此而來。蘇繡正是在廣泛吸取顧繡的特點和長處後,逐漸從作坊裡孕育出一朵更為奇豔的鮮花。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暱之態。

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常用

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

顧繡名品《經緯鳴秋》

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

粵繡,廣東地區刺繡品的總稱。相傳最初創始於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主要有衣飾、掛屏、褡褳、屏心、團扇、扇套等繡品。

在藝術上,粵繡構圖繁密熱鬧,色彩富麗奪目,施針簡約,繡線較粗且鬆,針腳長短參差,針紋重疊微凸。常以鳳凰、牡丹、松鶴、猿、鹿以及雞、鵝為題材。粵繡的另一類名品是用織金緞或釘金襯地,也就是著名的釘金繡,尤其是加襯高浮墊的金絨繡,更是金碧輝煌,氣魄渾厚,多用作戲衣、舞臺陳設品和寺院廟宇的陳設繡品,宜於渲染熱烈歡慶的氣氛。

蜀繡,亦稱「川繡」,指以成都為代表的四川刺繡。蜀繡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繡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 數是花鳥蟲魚、

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繡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清中後期,蜀繡在當地傳統刺繡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繡和蘇繡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繡之一。蜀繡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於齊整,色彩鮮麗。

湘繡,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跡的新貴,開設了「顧繡莊」,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繡。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將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

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豔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晚清至**年間,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民不聊生的可悲可泣時代,從列強侵略到軍閥割據,內憂外患,戰事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刺繡與其它民族工商業一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幾近奄奄一息。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刺繡與其它工商業一樣,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許多地方為了保持發揚當地的刺繡技藝特色,紛紛成立了相應的研究機構,撥出專門的經費扶持推動刺繡技藝的整理和研究。特別是對流失於民間的許多刺繡絕技加以系統開發和利用,使剌繡的針法內容大為豐富,繡品更為美麗,品類也更為繁多。特別是在「雙面繡」的基礎上,又發展創研出「雙面全異繡」,即在同一面料上正反兩面能繡出畫面、針法、色彩完全不同的繡品,使世人連聲驚歎:

「堪稱世界絕技」。

手工刺繡的特點是什麼,請問中國手工刺繡分幾大系列?分別的特點是什麼?

手工刺繡,沒有織機的約束,構圖設計比較自由,使用色線不受限制,刺針走線易於變化,不是織錦勝似織錦。這種絲繡產品比彩錦更為華貴,多為上流社會的奢侈品。手工刺繡的特點是 繡工細膩更加真實,主要是手工刺繡都是採用桑蠶絲線,繡出的作品光澤度比較好 手工刺繡更加真實,繡品更加柔和細膩,特別是用天然的桑蠶絲線,...

燕子的特點是,燕子的特點是什麼

翅尖長善飛,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家燕身長17釐米,體重15至18克,上體藍黑色,額和喉部呈棕色,前胸黑褐相間,其餘部分白色,尾基部有一行白點。它體態輕捷伶俐,兩翅狹長,飛行時好象鐮刀,尾分叉象剪子。飛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時東時西,能在比其身軀長度還小的距離內作九十度...

清代瓷器的工藝特色,青花瓷的工藝特點是什麼?

嘉慶朝的前階段,基本上仍保留著乾隆朝的遺風,但從整體上說,已遠遜於乾隆盛世了。當時的粉彩和青花器也還有一些精品,特別是珊瑚紅地粉彩 描金器較為突出。顏色釉中霽紅 霽藍 醬色釉 黃釉 瓜皮綠 豆青 雲霞釉和石綠等都有一定的數量。仿哥 官 鈞窯及茶葉末的品種也在繼續生產。其時,士大夫階層風行鼻菸,瓷制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