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月夜·劉方抄平
更深月色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bai今夜偏知春氣du暖,蟲聲新透綠窗紗zhi。
這首詩記敘dao作者對初春月夜氣候轉暖的獨特感受。詩的前二句寫景,記敘星月西斜,夜深人靜。詩的後二句記所聞、所感,因蟲聲透過窗紗傳來,感到已到春暖時節。
詩中描繪了一種優美寧靜而富有生機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變化,又是靜美的。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劉方平寫夜月這首詩的創著背景
2樓:匿名使用者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夜月》又題作《月夜》。
本詩寫的是初春月夜黎明前的情景。夜深人靜,月光斜照著半邊庭院;北斗星和南鬥星橫斜著,天將亮了。低微唧唧的蟲鳴聲,第一次透進了綠色的窗紗,春意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
詩的前兩句寫環境的幽靜,後兩句寫感覺到春天的氣息。以「蟲聲新透綠窗紗」來表達春回大地的資訊,「透」字傳神,讀來親切有味,境界全出。
描寫月夜的詩句大全
3樓:匿名使用者
1、離人無語月無聲,明
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唐·李冶《明月夜留別》
2、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臺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唐·李白《關山月》
4、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
5、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6、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8、淥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三》
9、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10、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唐·薛濤《月》
11、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2、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唐·王維《山居秋暝》
1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4、晴雲如擘絮,新月似磨鐮。——唐·韓愈《晚寄張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15、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6、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唐·劉方平《月夜》
19、萬影皆因月,千生各為秋。——唐·劉方平《秋夜泛舟》
20、明月淨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歐陽修《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
2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宋·蘇軾《中秋月》
22、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
2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24、鬆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唐·白居易《春題湖上》
2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26、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唐·曹鄴《故人寄茶》
27、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唐·杜牧《旅宿》
28、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唐·賈至《別裴九弟》
2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30、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嘏《江樓有感》
31、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唐·李白《把酒問月》
32、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3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34、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唐·韓愈《山石》
35、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唐·杜甫《漫興》
36、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7、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38、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39、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送春》
4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41、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宋·蘇軾《西江月》
42、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宋·蘇軾《前赤壁賦》
43、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4樓:匿名使用者
1、原文
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2、譯文
今夜的圓圓的秋月是多麼皎潔美好,妻子卻一個人在閨房中獨自望月:希望相公快點回來!幼小的兒女卻還不懂思念在長安的父親,還不能理解母親對月懷人的心情。
夜露深重,你烏雲似的頭髮被打溼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倚著窗帷,仰望明月,讓月光照幹我們彼此的淚痕呢?
3、簡析
《月夜》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作者被禁於長安,望月思家的有感之作。藉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全詩構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動人。
5樓:匿名使用者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杜甫的<<月夜>>寫作背景
6樓:兼天湧
月夜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註解:1.鄜州:今陝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這兩句設想妻子在鄜州獨自對月懷人的情景。
2.憐:愛。未解:尚不懂得。
3.雲鬟:古代婦女的環形髮飾。
4.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夜霧本無香,香從妻子的雲鬟中散出;悽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顯得寒涼。溼、寒二字,寫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5.虛幌:透明的窗帷。雙照:與上面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
作者簡介:杜甫(公元712--770年),漢族,字子美,原籍囊陽,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
一生寫詩一與李白並稱為「李杜」,有為了與杜牧李商隱區開來,又稱「大李杜」。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現鞏義市)。
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閒。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寫作背景:天寶十五載(756)春,安祿山由洛陽攻潼關。五月,杜甫從奉先移家至潼關以北白水(今陝西白水縣)的舅父處。
六月,長安陷落,玄宗逃蜀,叛軍入白水,杜甫攜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肅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即位,杜甫獲悉即從鄜州隻身奔向靈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軍所俘,押回長安。這首詩即是困居長安時所作,表達了對離亂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掛念。
情深意真,明白如話,絲毫不見為律詩束縛的痕跡。詩的構思採用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也」(《讀杜心解》)。後世詩人常常學此法度。
蕭滌非選注《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7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七子」中的徐幹在著名的《室思》詩裡說:「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對於分隔兩地而互相關懷的親人或友人來說,當自己思念對方的時候,就想到對方也在思念自己,即韓愈《與孟東野書》所說的「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懸懸於吾也」。徐幹的這四句詩,就講的是這種情況。但只說「想君時見思」而已,如何見思,卻一字未提。
杜甫的《月夜》,則純從對方著想,寫妻子如何獨自望月,思念自己。筆情敏妙,別開生面。
先看寫作背景:天寶十五載[即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陝西富縣),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靈武(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杜甫於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
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出發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後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月夜》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客中只獨看」。但他更加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已經透過一層。自己隻身在外,當然是獨自看月。
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麼也獨自看月呢?「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一聯作了回答。妻子看月並不是「賞月」,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
「解憶」固可悲,「不解憶」更可悲,又進一層。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加重妻子的「憶」,突出那個「獨」字,層層逼進,愈進愈深。
在這四句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必須和「今夜」、「獨看」聯絡起來去體會。明月當空,是月月都會看到的。
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於前四句之中。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嗎?
我們知道,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飢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又增添了與妻子「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記憶。
如今自己身陷叛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
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哪能為她分憂啊!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激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聯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妻子望月的形象宛然在目;而望月之久,憶念之深,已從「溼」和「寒」的感受中曲曲傳出,直所謂「語麗而情悲」。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
而這,又完全是作者想像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獨自望月思夫,以至霧溼雲鬟、月寒玉臂,猶不肯就寢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於是以表現希望的詩句作結: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雙照」而淚痕始幹,則「獨看」而淚痕不幹,也就意在言外了。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所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後所寫的《述懷》詩中說:「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鄜州的屬縣,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幾人全性命?
盡室豈相偶」!兩詩參照,就不難看出「獨看」的淚痕裡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四海昇平的理想。字裡行間,時代的脈搏是清晰可辨的。
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一詩之眼。「獨看」是現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雙照」兼包回憶與希望:
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並倚「虛幌」(薄帷)、對月舒愁的希望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如黃生所說:
「五律至此,無忝詩聖矣!」
關於《海燕》的創作背景,《海燕》的寫作背景。
革命處於低潮時期創作的.海燕 的寫作背景。19世紀歐洲爆發工業危機蔓延到 再加上沙皇統治日趨黑暗,人民群眾無法忍受,反抗情緒日益高漲,掀起了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正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搏鬥的時候,高爾基創作了 春天的旋律 其結尾部分便是 海燕 高爾基海燕寫作背景 寫於1901年3月,當時正是 1905年...
冰心詩4首的創作背景,冰心詩四首的寫作背景
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散文家,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主要作品有 冰心 散文選 冰心散文選 寄小讀者 再寄小讀者 三寄小讀者 小橘燈 等。母親 這首詩是她在一個雨天看到的一張大荷葉遮護著一枝紅蓮,觸景生情寫下的。詩人在1923年初夏,畢業於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
春江花月夜的寫作背景創作緣由是什麼
好像是誰為了紀念誰寫的,我們老師說的。春江花月夜 寫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背景則有三種說法 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於瓜洲,表現的是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