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跪求)

2021-03-23 20:39:37 字數 4787 閱讀 9858

1樓:匿名使用者

「光明優+杯」 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卷的答案(初中)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6.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史記》).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大部分,記載了(3000)年的歷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者(張擇端).它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京河兩岸的風光,生動的記錄了中國(12)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8.與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加大佛塔並稱為世界最巨集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京杭大運河貫穿(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全長約(1700)公里,支開找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線最長、工程最大的人工運河。

9.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整合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

10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有價值,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應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11.敦煌壁畫:標誌:

飛天。特點: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象和誇張成分較多。

從手法上說,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12.同意,因為長城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守衛意義,而都江堰卻仍然在為天府之國輸送清泉。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同意。

清晨綠色的陽光透過溫柔的葉子灑向大地,年輪中曾經青澀的時光向未來講述著美麗的傳說。2008,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數字,但是,一提到它,會讓多少中國人熱血沸騰!一個數字怎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

答案是簡單而神聖的,在這一年裡,北京將舉辦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時,世界的目光將齊聚北京,而北京,也將以主人的身份,展現她最美麗的風采!

2008,北京的奧運將是一屆綠色的奧運、科技的奧運、人文的奧運。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作為一名中國的小學生,我們有責任,也更有義務積極地為奧運做準備,中國是禮儀之邦,我們一定從自身做起,作推行禮儀的典範。

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了。

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呢?首先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即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又要符合學生身份。 每天的升旗儀式,最為莊嚴。

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會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其次,課堂禮儀直接關係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上課時認真聽講,不要有小動作,舉手回答問題。再次,校園禮儀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到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服從老師管理;講文明、講衛生,愛護花草樹木,不穿越綠化帶;得到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互相理解、寬以待人,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多說對不起;培養協作精神,使班級更團結、同學間的友誼更深厚。

在這全中國都在迎奧運的時刻,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愧於未來,無愧這培育我們的美麗校園。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做一個文明禮儀的好學生!

2樓:匿名使用者

1.《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此書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一直寫

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中國古代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2.清明上河圖

北宋畫家張擇端

該圖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

應該是12世紀

3.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公元2023年,元代大運河完工,這是現在京杭大運河的前身。如此算來已經有715年。

4.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習俗,如元宵節等節日,傳統建築,如四合院等,傳統文藝,如書法等,傳統思想,如儒家思想等。

5.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

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因此我認為它還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6.敦煌飛天。

特點: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象和誇張成分較多。從手法上說,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7.不同意。他是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中學生吧,我來告訴你.1.上下2023年,52萬多字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跪求)

4樓:吳足道

1、傳統人格就是儒家的人格,也強調改善社會,但是儒家壓抑個性;現代的人格就是要在貢獻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2、中國文化的起源應該是炎黃時代,根源是伏羲的八卦,周代的陰陽五行學說~

3、中國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封建家長制,重視倫理~

5樓:匿名使用者

感染是一種最好的教育 現代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西方文化是一種變革的文化。

中國文化可能是封建根源比較深,大多受到四書五經的影響,還有就是易經在周朝時傳播非常廣泛,大街小巷誰都會的,而易經講求的是「中」所以中國文化應該受其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還行~!~!~!~!~!

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跪求一到關於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好題目

7樓:娛樂休閒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蹟。這麼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麼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然後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聖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於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何弊端

8樓:青島牛仔

中國傳統文化造就了中國人的奴性,把忠、忍、順、和都種在或壓迫在百姓的骨子裡!統治階層卻在用「儒雅」遮掩著他們的獠牙!你不聽話時他們就露給你看!

9樓:

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小民族治大國的狹隘,將中國根深蒂固的封建統治引向快速滅亡。封閉的根源是因為不自信,不夠強大才會還害怕被外來攻擊,落後的生產力只能產生落後的生產關係,落後的生產關係,又進一步拖累生產力,想要維持落後的生產關係,就要用落後的手段去維持,兩千多年陳舊老套的手段被堂而皇之的抬到殿前。對比西方,生產關係的不斷變化的,需要孕育新的文化來與之相適應,中國更多時候是壓制,革除不同的文化誕生和發展,只用對自己有利的,排除異己,從秦朝開始便一直如此。

統治階級的絕對權欲,吞噬人性法理,處心積慮研究幾千年,來維護封建統治。

10樓:孤魂野鬼

我們歷史老師說,最大的弊端,就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這種封建制度和思想束縛了人才,明朝的科舉取士,作八股文就是受封建制度的影響。例如《論語》裡有「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就是說學生要絕對服從老師。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求絕對服從:

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講的就是絕——對——服——從!這種封建思想導致了中國人民思想的「守舊性」,而「迷信」也是有此引申而來,就是老百姓絕對服從天神的旨意。(袁世凱就利用了孔子的「絕對服從君主」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才尊孔復古)

禮教,就是一些繁文縟節,也是講的絕對服從和講究三綱五常。

11樓:匿名使用者

繁文縟節太多,迷信猖狂

12樓:一風堂淺沫

馬屁文化,磕頭文化,醬缸文化,告密文化,示眾文化,奴才文化,造假文化,廉價民族主義,義和神拳。

三個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問題

13樓:水蜜水蜜

1.《史記》記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共(一百三十篇)卷,(五十多萬)字。

2.《清明上河圖》生動的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風貌。

3.京杭大運河自開鑿到現在已有(2494)年的歷史。

14樓:匿名使用者

1.《史記》記載了(

三、四千)年的歷史,共(130 )卷,( 52萬餘3000多)字。

2.《清明上河圖》生動的記錄了中國( 12)世紀城市生活的風貌。

3.京杭大運河自開鑿到現在已有( 2494)年的歷史。

15樓:ly_孤獨的影子

三千多,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

十二2494

關於文化的古詩,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古詩。

2.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禹尊九州湯伐夏,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順治皇帝 3.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劉禹錫4.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5.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古詩。答 1 王安石的 元日 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故事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春節簡介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 年節 俗稱新春 新歲 新年 新禧 年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

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哲學是智慧的學問,而智慧之樹常青。人類的智慧 特別是哲學智慧猶如生生不絕的源頭活水,滋潤和啟迪著社會與文明的進步發展。中國哲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活的靈魂,是中華文明智慧的集中的體現。學習中國哲學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而是在樹立深厚的歷史感的基礎上並以全部歷史經驗為內容的智慧的熏習,哲學的思維與時代精神...